拔罐使用不當會產生不良后果
時間:2024-10-13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你了解拔罐嗎?有專家稱,如果拔罐的使用不當的話,會產生一些不良的后果的。拔罐療法經濟實用、簡單易學,有不少中老年朋友自己在家里施治。俗話說:“針灸拔罐,病好一半。”然而,北京先有康中醫技術研究院的主任告訴我們,拔罐療法雖簡單易行,但如果使用不當卻會產生不良的后果。
拔罐要找專業醫生
拔罐療法是傳統中醫常用的一種物理療法,可逐寒祛濕、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所以,許多常見疾病都可用拔罐方法進行治療,如急慢性支氣管炎、頸椎關節痛、消化不良、風濕痹痛、發燒感冒等。
正因為拔罐療法適用度廣、需求大,因此保健市場上提供拔罐治療的地方越來越多。除了醫院,許多按摩館、美容院、養生會館、足療店也都有拔罐服務。
但拔罐是一項專業的中醫理療方法,既要熟知穴位,又要掌握手法,最好由具備中醫行醫執照的醫生進行。如果沒有經過系統學習和訓練,隨意進行拔罐治療,很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一些傷害,如燙傷、損傷皮膚、引起疼痛甚至加重病情或致病。曹恒指出,如長期大量在背部拔滿罐,會將氣血分散,達不到滋補和治病的效果,反而會白白損耗了氣血,這對于年老體弱者就大為不利了。
在一些美容院、足療店等保健場所,現在很多操作拔罐療法的服務人員都只是經過簡單培訓的美容師、健康管理師,非正規的專業醫師,他們操作不當反倒致病。據了解,很多醫院都曾接診過不少因拔罐不當出現問題的病例,輕者燙出水皰、損傷肌肉,嚴重的造成大面積燒傷。 #p#副標題#e#
拔罐治療需謹慎
近些年,家庭用的抽氣式罐很常見,但也存在用法不當的問題。因此拔罐治療需注意以下事項:
1.分清體質。拔罐也要按體質補瀉,否則會適得其反。
2.注意身體狀況。有心臟病以及血液疾病如嚴重貧血、白血病、血小板減少等,皮膚異常如皮膚過敏、全身枯瘦而皮膚失去彈力、浮腫或水腫者等,血壓過高者、孕婦及婦女經期以及過飽、過渴、過饑、醉酒者等,都不適宜拔罐。
3.注意禁忌部位。肚臍、心前區,皮膚細嫩處、破損處、靜脈曲張部位、瘢痕處,乳頭、骨頭突出處均不宜拔。拔罐舊痕未消退前,最好也別拔。
4.拔罐后不可立即洗澡。拔罐后,皮膚敏感脆弱,此時洗澡非常容易導致皮膚破損、發炎、局部受風等,建議等上兩三個小時。
5.拔罐時應注意保暖,避免有風直吹,防止受涼。
6.根據病情拔罐,一般為輪流取穴,一次不宜過多。局部瘀血尚未消退時,不應再于原部位重復拔罐。
7.拔罐時間應根據年齡、體質、性別及病情輕重緩急而定留罐時間,一般拔罐時間為10至15分鐘,大罐吸拔力強,可適當縮短時間,否則可能會起泡。一般病情輕或有感覺障礙(如下肢麻木者)拔罐時間要短。病情重、病程長、病灶深及疼痛較劇者,拔罐時間可稍長,吸附力稍大。
8.拔罐后正確處理。拔罐后不慎起皰,每個罐內多于3個皰,就應及時涂燙傷膏,或去醫院處理。
9.拔罐期間應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若出現頭暈、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出冷汗、四肢發涼等癥狀,甚至血壓下降、呼吸因難、脈微細無力等暈罐情況,應及時取下罐具,將患者仰臥位平放,注意保暖。輕者可給予少量溫開水或糖水即可迅速緩解并恢復正常,重者則應針刺人中、內關、足三里、中沖等穴或艾灸百會、中極、關元、涌泉等穴,一般可很快緩解并恢復正常;或馬上送醫院處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