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癌癥病人別過度
時間:2024-10-2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據《家庭保健報》報道,當親友患上癌癥后,人們通常對其會加倍關心,而心理專家提醒,對于癌癥患者關懷要適度,過度關懷反而易引起他們的心理不適。過度關懷的表現為:
第一,在患者面前明顯表示憐憫與同情,與其交談過于小心翼翼,患者會因此聯想到自己與常人的區別及自己已被排斥于社會正常生活之外,那些內向、敏感的患者此種感覺會更強烈。
第二,關懷照顧過于無微不至,甚至連擠牙膏、擰毛巾都包辦代替,這樣易使患者感到自己已是一個廢人,從而喪失生活的信心,有些患者還會產生依賴心理,曰久必會造成功能喪失。
第三,有意隔斷患者與社會的聯系。如過于嚴格地限制探視、禁止患者看書讀報、縮小其活動范圍等,這樣做的后果是使病人孤獨感更強烈,甚至產生被社會遺棄的感覺。
第四,不適當的忌口,如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碰,正常的夫妻生活也被婉拒剝奪,如此最易導致營養不良和精神異常。
實際上,癌癥患者只要不是病情特別嚴重,不是特別治療時必須采取的輔助措施(如實施化療和個人治療時需要隔離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則完全沒有必要限制其正常活動,要鼓勵其從生活自理開始向社會靠攏,才有益于康復。
第一,在患者面前明顯表示憐憫與同情,與其交談過于小心翼翼,患者會因此聯想到自己與常人的區別及自己已被排斥于社會正常生活之外,那些內向、敏感的患者此種感覺會更強烈。
第二,關懷照顧過于無微不至,甚至連擠牙膏、擰毛巾都包辦代替,這樣易使患者感到自己已是一個廢人,從而喪失生活的信心,有些患者還會產生依賴心理,曰久必會造成功能喪失。
第三,有意隔斷患者與社會的聯系。如過于嚴格地限制探視、禁止患者看書讀報、縮小其活動范圍等,這樣做的后果是使病人孤獨感更強烈,甚至產生被社會遺棄的感覺。
第四,不適當的忌口,如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碰,正常的夫妻生活也被婉拒剝奪,如此最易導致營養不良和精神異常。
實際上,癌癥患者只要不是病情特別嚴重,不是特別治療時必須采取的輔助措施(如實施化療和個人治療時需要隔離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則完全沒有必要限制其正常活動,要鼓勵其從生活自理開始向社會靠攏,才有益于康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