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奇癢難忍或是濕疹“惹的禍”
時間:2024-10-16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手從早起洗漱、吃早飯、開車,到工作、上網、休息,這雙手任任勞任怨的陪伴著我們,是生活中踏實、穩(wěn)重的“好伙伴”。手部濕疹。它是由飲食失調、空氣不潔、衣物刺激等多種過敏源導致的。手部濕疹是一種較為頑固的慢性濕疹,加上手經常接觸到各種過敏物質,所以手部濕疹用藥時間比較長。慢性手部濕疹一般有以下表現(xiàn):手部表現(xiàn)增厚、結痂嚴重,搔抓或摩擦之后形成糜爛、滲液面,皮損干燥、結痂、鱗屑,皮膚逐漸增厚自覺劇烈瘙癢。
束“手”無策 遭遇難言之“癢”
說起這點,深受困擾的劉先生有些郁悶,“昨天我負責接待一個非常重要的客戶,正要和他握手,結果別人一看我手上布滿了皮屑,還有不少小水皰,下意識得就把手縮了回去。雙方都覺得尷尬不已。”
而同樣為“手”而煩惱的人并不在少數(shù),據(jù)記者走訪得知,來自藥店的工作人員表示,最近有不少患者來買藥,都和“手”有關。原來,氣候太過干燥和寒冷,很多市民都患上了手部皮膚病,最常見的是手部濕疹及手癬,但因兩者的主要癥狀具有極高的相似度,都是瘙癢疼痛、脫屑開裂,所以給患者就醫(yī)造成了難度。
不過,專家給出了一些分辨兩者的小竅門。比如,手部濕疹好發(fā)于手掌和手背,皮損呈多形性、易滲出、多對稱分布,指間反倒不受累。而手癬恰恰多發(fā)于手掌和指間,常單手發(fā)生,出現(xiàn)浸漬糜爛或脫屑、水疤等癥狀。例如劉先生所患的疾病,雙手呈對稱分布,就是手部濕疹惹的禍。
“手”到擒來 破譯不解之“源”
事實上,“形似但卻神不似”。雖然兩者病狀極為相似,但病因卻大不相同,治療的難易程度也是不一。就拿手癬來說,它屬于真菌感染性皮膚病,大多數(shù)是由搔抓足部又沒有認真洗凈而引起的。所以,手癬患者的治療和護理比較簡單,只要平時多注意個人衛(wèi)生,經常給家中的設施進行消毒便可。 #p#副標題#e#
因此,要想治療手部濕疹,患者可以在醫(yī)師的建議下,服用同仁堂皮膚病血毒丸,它含有39種中藥精華,能有效治療濕疹。不僅如此,專家建議,日常生活中的雙手保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患者最好養(yǎng)成戴手套做事的習慣,比如,在做家事時摘除戒指,大眾盡量戴兩層手套,內層為吸汗的棉質手套,外層為防水的塑料水套。另一方面,在皮膚干燥的情況下,患者也要小心避免扭干衣服、毛巾等動作。因為摩擦容易破皮及加重濕疹的變化。
手部濕疹食療法
1、青黛、滑石粉、賞柏各15克,冰片9克。共研細末,用麻油調糊狀,外涂患處,1日 3次。
2、枯礬10克,爐甘石30克,冰片6克,苦參15克,共研細末備用,外敷患處,1日2次
3、蒲黃研末,將粉直接撒在濕疹處,外用紗布包扎,1日1次。
4、吳茱萸100克,研細末,加膚輕松軟膏調糊狀,外敷濕疹處,1日3次。
5、滑石、爐甘石各50克。冰片lO克,艾葉15克。共研末,裝入廣口瓶內備用,撒在手部濕疹上,外用消毒紗布包扎。
6、苦參研末,紫皮大蒜掐爛成泥外敷患處,1日3次。冶手部濕疹效佳。
溫馨提示: 濕疹患者平日多喝溫開水。平常不吃蔥、姜、蒜、辣椒、羊肉、花椒、茴香、櫻桃、龍眼、菠蘿等熱性食物和料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