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那些曾被你隨手扔掉的營養
時間:2024-10-13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十一國慶節別人選擇外出游玩的時候,也有人選擇了在家休息給自己做一桌美味的菜肴,或是帶著老公孩子回家看看媽媽,去廚房幫媽媽燒燒菜。在做菜的時候,我們可能習慣性的會扔掉一些葉子,除掉一些皮,認為那些是沒有營養還不衛生的東西,可事實并不是這樣的,跟著小編來看看。
一、那些你切掉油菜和芹菜的鮮嫩綠葉萵筍的葉子白菜的老葉
蔬菜的幾乎每一個部分都有營養價值,而其中綠葉是植物合成營養成分的工廠,也是營養之精華所在,扔掉它會極大的降低蔬菜的營養價值。比如說,白菜外層綠葉中的胡蘿卜素濃度要比中心白色葉子高十幾倍,維生素C也要高好幾倍呢。又比如說,萵筍葉子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和也黃色含量都高于萵筍的莖,其實油麥菜就是也用的萵筍,萵筍葉子甚至比油麥菜還要香濃。只是名詞的差異,何以命運天差地別?
對策:假如覺得混起來炒吃口感不是很好,也不要把葉子扔掉,而是掰下來,另作一盤青菜,比如芹菜葉可以加點胡蘿卜絲拌涼菜,那么就是一道補鈣護眼的爽口小菜,或者是做點綠葉菜湯,做成餡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二、那些你除掉的茄子、蘿卜、蘋果、番茄、甘薯皮
這些做法,也都是去掉了蔬菜的營養精華。茄子最令人稱道的強健血管功能便來自于茄子皮,它集中了茄子的絕大部分花青素抗氧化成分,也含有很高濃度的果膠和類黃酮,丟掉實在可惜的很哪。辛辣的蘿卜皮中含有相當多的異硫氰酸酯類物質,它正是蘿卜妨礙作用的關鍵部分。蘋果、甘薯和番茄的皮特別富含抗氧化成分和膳食纖維,也有一定的防癌功效。若能多保留一些皮,甚至把皮吃掉,顯然更利于健康。
對策:吃菜還是盡量要吃完整的,純天然的感覺最好。不要追求特別的脆,特別白,特別甜之類的境界。如果覺得它們在色彩上或者是口感上有礙,可以在烹調方法上進行調整,或單獨制成另外一道菜。比如風味小吃,炒茄子皮,拌蘿卜皮就很好吃,且集健康美食于一體。
三、那些你丟掉的豆芽頭、冬瓜芯
豆芽中營養最為豐富的部分并不是白嫩的芽柄,而是淡黃色的芽尖,而根則是纖維素最高的地方,費時費力的“掐菜”,到頭來得到的卻是營養最少的部位,實在是負效益。青椒和冬瓜的白色芯部都是維生素C含量特別高的地方,丟掉了也是相當的可惜。
對策:如果習慣于把它們吃掉,會覺得口感其實很不錯哦,就把它們扔進菜鍋好了。
四、那些你放棄的軟骨和骨髓
動物的骨頭實際上是營養的寶庫。通常大家認為它能夠補鈣,其實它的鈣很難溶出或被人體吸收,而其中的硫.酸軟骨素、骨膠原都是對美容非常有益的東西,松質骨紅骨髓的鐵,白骨髓中的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也是有益健康的寶貴資源。
對策:把骨頭多煮一煮,最好用高壓鍋壓軟,然后能嚼的盡量嚼碎,把汁液咽下,柔軟的干脆吃掉。
五、那些你扔掉的大名鼎鼎的膠原蛋白
扔掉雞鴨的皮?扔掉魚的鱗?
皮里富含膠原蛋白,對皮膚有益。雖然脂肪高一點,但其脂肪飽和程度較低。魚鱗則不僅含有膠原蛋白,更有大量的鈣。
對策:用皮單獨煮湯,使其中的膠原蛋白和香味物質溶出來,然后把油去掉,加一些大白菜煮湯,此時你會發現皮沒了油膩,白菜也會變得很好吃。魚鱗則可以刮下來,擋在燉魚的鍋中小火慢燉,然后連湯汁喝掉。
六、那些你忽略掉的營養物質
扔掉煮雞蛋的蛋黃?
好像很多人都只吃蛋清,不吃蛋黃。其實蛋黃中含有60%的蛋白質,幾乎全部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幾乎全部的磷、鐵、鋅、硒等元素,還有大部分的B族維生素。雖然膽固醇都在蛋黃里,但對心臟有益的磷脂、單不飽和脂肪酸和甜菜堿、葉黃素等健康成分也都在蛋黃里。蛋白中含有88%的水分、蛋白質和鉀,其他的東西就很少了,所以扔掉蛋黃實在是太可惜了。
對策:把雞蛋煮的嫩一些,然后連蛋黃一起吃掉吧。如果覺得口感不佳,可以把蛋切成塊,拌一勺水,少許醬油,拌勻,你會發現蛋黃很好吃的。如果你實在不喜歡煮雞蛋黃,那么干脆選擇蒸蛋吧。
以上的這些我們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犯過錯,看了這篇文章,大家就應該都知道了,看似沒有營養的東西,其實是寶藏哦。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