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成中老年人第三殺手!4大危害需警惕
時間:2024-10-17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據統計,全球已有超過1000萬名帕金森病患者,有近300萬在中國。在我國,每年更是新增超過10萬病友,帕金森病已成為繼腫瘤、心腦血管病之后中老年人的“第三殺手”。
帕金森危害大
1、容易造成患者的肢體攣縮、畸形、關節僵硬等:這些釋晚期帕金森的常見危害。所以對早、中期帕金森患者應鼓勵其多運動,為晚期患者多做被動活動,以延緩肢體并發癥。
2、對導致患者出現損傷:這也是帕金森的一嚴重危害。一般隨著帕金森病情的發展,患者就會出現震顫、僵直、協調功能障礙,會逐漸累及運動功能,腳下遇到障礙物時容易跌跤甚至可發生骨折等損傷。
3、會出現免疫系統并發癥,這一并發癥的出現是由于植物神經功能障礙而導致的。
4、會導致患者并發心理障礙和智能減損:該并發癥也是常見于晚期帕金森患者。因為帕金森的主要癥狀表現就是肢體震顫、僵直、動作笨拙以及缺乏面部表情而呈現的面具臉,兼之說話含混不清,語調單一,音量降低,流口水等,使病人感到有失大雅,心理上常有自卑感,不愿參加社會活動,不去公共場所,疏于人際交往。在治療中及疾病發展過程中,還可見到失眠、焦慮、抑郁、癡呆等。
帕金森的病因:
1、遺傳易感性:專家說帕金森的病因是多因素的,因為盡管帕金森的病因與老化和環境因素有關,但是并非所有老年人或暴露與同一環境的人,甚至同樣吸食大量的MPTP的人都會出現帕金森病。雖然帕金森病患者也有家族集聚現象,但至今也沒有在散發的帕金森病患者中找到明確的致病基因。
2、家族遺傳性:醫學家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發現帕金森病似乎有家族聚集的傾向,有帕金森病患者的家族其親屬的發病率較正常人群高一些。因此,這也是常見的導致帕金森的病因的因素。
3、環境因素:流行病調查結果發現,帕金森的患病率存在地區差異,所以人們懷疑帕金森的病因就是環境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毒的物質,損傷了大腦的神經元。
帕金森患者如何對身體進行保健呢
保健方式一、規律的有氧運動:在生活中常見的有氧運動包括有快走、慢跑、游泳、蹬車、瑜伽等運動,這些運動可以很好的讓我們的心情平和愉悅,也能幫助人們遠離失眠的困擾。如果每周能堅持4次,每次30―40分鐘的低強度有氧運動,16周后,以前從不運動的人入睡時間會縮短一半,總睡眠時間會延長1小時,這能提高腦部與記憶力、注意力等認知功能有關的化學物質水平,從而提升認知功能。堅持有規律的有氧運動,可以讓你在工作的時候“靈光”閃現,好創意源源不絕。
保健方式二、進行有一定技巧性的復雜運動:主要包括有球類、爵士舞、拉丁舞、飛鏢等,這些運動就需要患者的身體多個部位進行協調配合,從而有助于鍛煉大腦的控制力。在進行這些運動時,常常需要用腦思考,例如棒球手在投球時需要思考如何運用手臂的細微動作投出各種變幻莫測的球;舞者不只要舞動身軀,還要注入情緒,一個眼神、一個表情都要經過設計;飛鏢運動,大腦左右半球緊密配合,眼、心、手協調一致。
保健方式三、適當的運動:因為帕金森患者在患病期間適當的進行一些運動能有效的增加患者的血流量,向大腦源源不斷地供應氧氣和葡萄糖,保證腦細胞良好的工作狀態。腦力工作者經常過度用腦,這就像一根皮筋長期處于緊繃的狀態。一般人因此需要更多的氧氣和葡萄糖提高用腦效率,對他們而言,運動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帕金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吃什么
1、注意飲食的多樣化,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帕金森患者的飲食應該多樣,以便補充各類營養物質。一天的飲食中食物應多種多樣,包含谷類、蔬菜瓜果類、奶類或豆類、肉類等。多樣化食物能滿足身體對各種營養的需要,也使飲食本身富于樂趣。在輕松的環境和氣氛中愉快進餐,讓飲食作為一種生活享受。通常每天吃300~500克的谷類食物,如米、面、雜糧等。從谷類中主要能得到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膳食纖維和維生素B等營養,并能獲取身體所需的能量。每天大約吃蔬300克的蔬菜或瓜類,1~2只中等大小的水果。從中獲得維生素A、B、C、多種礦物質和膳食纖維。
2、少吃肉。帕金森患者吃肉不宜過多,但是也不可一點不吃。由于食物蛋白質中一些氨基酸成分會影響左旋多巴藥物進入腦部起作用,因此需限制蛋白質的攝入。每天攝入大約50克的肉類,選擇精瘦的畜肉、禽肉或魚肉。1只雞蛋所含的蛋白質相當于25克精瘦肉類。肉類食物可以分配在早、晚或午、晚餐中,但是對于一些患者,為了使白天的藥效更佳,也可以嘗試一天中只在晚餐安排蛋白質豐富食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