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最合你腳的那雙鞋
時間:2024-10-19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近年來,林林總總談性說愛的文章已經無以計數,這一方面說明了今日社會的進步和開放,一方面也說明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在不斷深化,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社會性知識是否普及,則標志著其文明程度的高低。在四人幫橫行年代,性的禁錮登峰造極,性知識、性科學被視為洪水猛獸,幾乎斷送了整整一代人的青春和幸福。但那時候性犯罪、性侵害并非少見,可見單靠高壓、單靠封鎖、單靠愚民政策是堵不住人的本能需要的。
從生理學上看,性驅力的根本源頭在于性激素的分泌。性激素一方面使動物(包括人類)性器官成熟,表現出第二性征,一方面促使性驅力產生,使兩性之間彼此吸引而產生性行為,從而得以生兒育女,傳宗接代,繼而承擔起延續整個種群的責任。人類的性需要、性行為與動物們相比,既有單純本能的性驅力使然,也有大腦皮層參與控制,而其中最根本的區別就是人類的性驅力和性行為要受到文化的影響,受到社會道德規范的制約。換句話說,如果人類的性行為僅僅是生物本能的瀉泄,僅僅是為了傳宗接代湊合在一起,那就無異于動物之間的交媾。人之所以是人,除了他(或她)會思維,會通過文字符號交流,會制造使用工具之外,也與他們擁有并不斷發展其性文化密切相關。所以,人類用不著像一般動物那樣非得等到發情期才能彼此交配,也不同于猿猴等靈長類,只需少許物質引誘或是權力地位,就能隨意濫施淫威。人類真正美好的性生活、性交流過程,應該有愛的參與,有精神上的依戀和情感上的共鳴。所謂一夜夫妻百日恩,大概就是說的這層意思。
但我們必須注意到,這幾年在許多性科普文章中,似乎過度強調了性技巧、性知識的作用,性愛過程被程序化、模式化、制度化了,性幸福標準也趨于千篇一律,仿佛不如此如此就不是美好的性生活云云。這也極易造成新的誤區。誤區一,性生活次數越多,性能力越強,就越幸福。誤區二,性高潮是性快樂的唯一標志,不出現性高潮就意味著你未能享受性愛的美好。誤區三,性過程中必須男士先行,必須經過規定時間的前嬉過程,必須像駕駛汽車那樣先發動,后換檔,再加速……
我們說,這種新的程序、新的標準同樣有害。它們容易使人產生新的思維定式,好像凡是性生活就非得按照這一模式辦事,稍有例外便是違規,以致于有的丈夫拿其他夫妻性生活的次數作為標準,責備妻子性趣冷淡;有的妻子對丈夫未能充分調動她的情感而嘖有煩言。在她們心目中,丈夫應有義務演奏好序曲,自己只需被動接受。殊不知,許多時候因為男女性興奮的差異,待到過門完成,丈夫已經面臨決堤的危險了。實際上,關于夫妻性交流,性行為,各人有各人特有的方式、獨到的體會,主動權也可以任意交換,決不可千篇一律,照本宣科,生吞活剝。以性生活頻率為例,很可能彼夫妻每周兩次還嫌少,而此夫妻每周一次還嫌多,若以次數多寡為標準,硬說此比彼幸福,那就大錯而特錯了。應該說,只有夫妻雙方既感滿足快樂,又無身體虛弱和額外心理壓力的性頻率才最合適。又如性技巧、性方式問題,籠統地說男下或者女下孰好孰壞,說彼此之間親吻撫摸應該從何處開始,那更是無稽之談。這一點更應該是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只有最能調動雙方激情、點燃快樂火花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打個比方,你能要求一對久別重逢的夫妻非得先調情若干分鐘才能進入狀態嗎?
從某種意義上說,性是一門藝術,它可以任由參與者自由發揮、盡情創造,通過彼此諧調、互相適應找到最佳共鳴點。怎樣的性愛才能讓人陶醉,其中的奧秘只能由當事人自己去品味和體悟,這就像想知道哪雙鞋最舒適,只有穿過鞋的那雙腳才最清楚一樣。換句話說,性的幸福并無統一模式,亦無絕對標準,盲目攀比別人只會帶來額外的痛苦和壓力。也許,關于性的話題,唯有一點具有共性,這就是應該雙方同時投入熱情,應該自覺自愿絲毫不加勉強,應該從內心深處渴望接納對方;如果只是例行公事,或是一方熱情如火,一方冷若冰霜,又怎能撞出幸福快樂的火花呢?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