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呼上當的面試之路
時間:2024-10-13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我是女生,21歲,是一所重點大學旅游系的大四學生。在外人看來,我的學校和專業都算不錯,有名氣,熱門。按照以往慣例,每年的12月份,都會有企業進駐學校招人。但這年頭因為大學擴招,慣常的日子早過了,還沒有單位到學校招人。同學們都紛紛急了,開始了各自艱辛的求職之路。幸好我在大三開始就做過兼職工作,還在學校合唱團里當過副團長。
在求職問題上,應該說,我比別的埋頭苦讀的同學有一定的優勢。
但求職一開始,我也陷入了迷茫。坐在電腦前搜尋各大BBS、學校就業指導中心的信息,各個工作介紹平臺網站,以及各個公司的網站,填寫公司的網上招聘表格,真真讓人不勝其煩。在投放了近五十份簡歷后,反饋消息如石沉大海,我顆粒無收。……就在我感到絕望的時候,學校就業指導中心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張人才招聘會的門票,無異于一根最后的“救命稻草”。
第一次“親密”接觸:
招聘會成“萬人大會”
那場面簡直太恐怖了!一個足球場大的地方,一個上午據說就來了4萬人。人超多,很吵,什么也聽不見,誰也看不清誰。現在回憶起這場招聘會的過程,還有點心有余悸。偶爾遇見幾個自己的同學混在里面,像鴨子般地伸長脖子排隊,真覺“同是天涯淪落人”。不過,最大的困難卻在于,在擁擠的人群中,我根本無法表現自己。有幾次,我被洶涌而來的人潮擠出隊伍,其中不少還是西裝革履的男生。我感到很氣憤,男生們怎么連一點風度也沒有了?甚至還有一個男生因為插隊,當場和另一個女生吵起架來。
但是,令我感到最無奈的是,招聘會上沒有幾家真正合意的單位。名氣大一點的或者稍稍看得上眼的,攤檔前面的隊伍長得要彎成幾段。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排到前面,遞上自己精心準備的簡歷,對方連看都不看一眼,就把簡歷扔在一邊,丟下一句“如果面試會通知你”。但是,后來就都沒有了下文。哇!他們這不是在做秀做廣告嗎?
起早摸黑:
換來性別歧視
自那以后,我已經習慣了擠著公共汽車乃至城際汽車奔波往返于各式招聘會。我習慣了看著和我一樣的同齡人奔波在人潮中。我也習慣了起早摸黑地去趕路,上門自薦,準備和參加形形色色的筆試、面試。辛辛苦苦大學四年,就為了今天的窘狀嗎?
有一次,一個面試官對我說:“你的條件完全符合我們的要求,但我們領導說只招男生……道理很簡單,因為女員工有生育問題,不能單獨出差,不能跟老板一起出去喝酒等。”我聽后,真如五雷轟頂。我暈!這是明擺的性別歧視哪!……沒辦法,我總不能為此去做變性手術,一夜之間變成男的吧。不收就算了!
面試直擊:遇上荒唐“細致”考官
終于有天中午,我正在飯堂吃飯,突然接到一個通知面試的電話。我喜出望外,好不容易等到了一個面試公關部經理助理的機會。臨行前一天晚上,我翻了一遍《××求職寶典》,順便記了一些面試的技巧。第二天,面試我的是一位30多歲的主管。在我一番流利的自我介紹后,令我直呼上當的時刻到了。
“你有沒有男朋友?”
“這,這個,……有。”我一下意識到這是個隱私問題。但立刻又想,如果不是太難回答的,一般都要給出一個答復,總不能讓人家覺得你很保守。但下不為例。
“有沒有和男朋友同居或者合租?”那主管繼續輕描淡寫地問。
我有點生氣,愣了一下,但很快對自己說,可能他這樣問只是想試試我的承受能力。
“沒有。但請先生尊重我的隱私。我認為這跟我的應聘無關。”我提高了一點聲調。
“哦,對不起,有些情況我還是要了解清楚的。不然,我無法判斷你究竟適不適合這個職位。你知道吧,公關部是要常跟人打交道的部門,經理助理行為上肯定需要端莊一些……”那人繼續追問:“小姐,請問你的身高和胸圍是多少?”
我那時真是被問得面紅耳赤,心直狂跳。我立刻站了起來,厲聲道:“你真是欺人太甚!對不起,無可奉告!”說完我就奪門而出。
直到現在,我還氣憤那變態考官如此下流。我感嘆,為什么求職之路這么坎坷和艱辛?
心理點評:如何看待問題才是問題
看了小亭的故事,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恐慌、焦慮、混亂、挫折。
本文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現在大學生就業競爭的激烈和所要面對的壓力之巨大。大學是人生發展的一個特殊時期。這個時期表現在人的生理層面上,身體機能已經發育成熟,但人格、心理層面仍處在發展和完善期。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只能說是一只腳踏入社會,另一只腳還留在校園,跟真正的全面接觸社會還有很大的差別。這時候的大學生在心理上仍有很大的依賴性,看問題往往過于單純、樂觀和理想化。當面臨畢業時,生存的壓力、人生的責任等等都會接踵而來,這對每個大學生的心理都是一種磨煉。
能不能順利度過這次磨煉,取決于以下因素:
一、生理層面:人在面對壓力和應激事件時會產生焦慮,而焦慮會消耗身體的能量,因此,一個健康的身體,是人面對壓力的充分條件,否則,則可能因外在事件的刺激而引發心身疾病,造成心理和生理層面的紊亂。在本案例中,我們沒有看到明顯的軀體化表現。一般來說,當人在面臨過大壓力時,會出現失眠、焦慮、頭痛、注意力不集中、消化系統以及內分泌紊亂等癥狀。當覺察到有這些現象出現時,就要提高警惕,及時作出調整。
二、心理層面:良好的性格、穩定的心理狀態和健全的人格在面對壓力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案例中,小亭需要從情緒和認知兩方面作出調整。
情緒方面 小亭目睹的激烈的競爭場面給她的心靈留下了恐懼、驚慌、緊張等情緒。多次應聘未果會產生挫折感并降低自信心。而“性別歧視”、考官的“性騷擾”又對小亭產生了更大的影響和傷害,隨之引起的羞辱、憤怒,包括上面所有的負性情緒都需要得到疏導和宣泄。
認知方面 心理學上有一句話:“問題本身不是問題,如何看待問題才是問題。”心理學認知理論認為:人對外界刺激事件的認知系統決定著人的相應的情緒情感和行為反應。小亭之所以會受到影響,是因為她的認知系統沒有辦法接受社會上一些不公平和陰暗的現象。換句話說,她想象中的社會和現實的社會不相吻合。當這些潛在的信念受到沖擊,就會造成心理失衡。小亭應該告訴自己,要逐漸接受社會的一些不完美現象,有些事情是我們不能左右的,但我們可以左右這些事物對自己的影響。接受這些不完美,同時意味著你仍然有選擇做自己的權利和機會。
三、社會層面:壓力源即外界刺激事件的大小在壓力反應系統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每個人所遇到的機遇都不一樣,有些人比較順利和幸運,有些人則會遇到一些困難和障礙。如果壓力事件過大,超過了一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則會引發一系列的身心問題。
我在咨詢工作中,每個月都會接到一些因為遇到各種問題前來就診的大學生個案。這些案例包括:職業規劃問題、人際關系問題、就業壓力問題、戀愛情感問題等。對這些個案一般先采取情緒疏導的方法,讓其感受安全、溫暖和支持,然后輔以認知治療,對個別個案因壓力引發過去的或潛意識的創傷問題的,需作深層的專業處理,使其達到心靈的成長和人格的完善。
一般來說,大學生在遇到就業壓力問題時,應該從以下角度作好自我調整:
1.注意培養自己良好的性格,增強心理耐受度和抗挫折能力。
2.建立客觀的自我評估系統,調整自己的期望值,對可能遇到的問題作充分的估計。
3.建立一個支持系統,包括家人、朋友、老師等,遇到問題不要一個人扛著,而要找人傾訴。一方面可以宣泄情緒,獲得力量和支持,另一方面可以集思廣益,把問題看得更清楚,獲得更多解決問題的辦法。
4.注重心理健康,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學習通過放松訓練、呼吸冥想等方法緩解自己的焦慮、緊張、不安等負性情緒。
5.長期壓力過大無法緩解或遇到其他心理問題時,應及時找心理醫生尋求專業幫助。(點評者:田野)(編輯:郭子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