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士心理“更年期”
時間:2024-10-18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心理專家認為,“其實男人更需要關懷”。尤其是處在40歲至60歲年齡段的男性,更需要家人的關心與幫助,以平穩度過心理“更年期”。
男性也有“更年期”
人們一般認為,只有女性才有更年期,其實不然。
據市腦科醫院心理科副主任醫師李箕君介紹,近年來到醫院做心理咨詢的中老年男性日益增多。很多男性在40歲以后,會出現一些和女性更年期相似的癥狀。但與女性以絕經為明顯標志相比,男性的癥狀往往不那么明顯。
關專家認為,40歲至60歲是男性從中年到老年的過渡階段。這一階段的男性在生理上與心理上都會產生較大的變化。具體表現為肌肉質量及強度下降、思考力與集中力減退、疲勞感增強、性功能減退等。在心理上,常有孤獨感,會變得多疑與敏感,做事急躁,甚至常常失眠。如何順利地度過“更年期”,將心理不適的時期縮短,對這一階段的男性來講尤為重要。
心理不適危害大
據介紹,由于男性大都不愿意輕易表露自己的情感,所以處于更年期的男性往往將心理上的癥結埋藏在心底,久而久之就會變得情緒低落。一旦遇上工作變動、家庭變故等外壓的刺激,便會產生抑郁情緒。加之這一年齡段的男性往往處于“空巢”期,即子女大多長大成人、不再需要父母操心,做父親的便會產生失落感。中年男性的這種心理不適,容易造成很多危害。
據了解,如果處在更年期的男性不能及時調節心態、適應生理上的轉變,就極有可能得抑郁癥,重者可能會自殺。有些人則會將失落的情緒轉嫁到妻子身上,出現妄想癥狀,比如總懷疑妻子與別人有染等。還有一部分男性抑郁癥患者,甚至會將不滿情緒轉嫁他人,做出傷害別人的事。
如何將“危機”變為“轉機”
李箕君表示,男性更年期雖不可避免,但只要有一定的自我調控能力,將心理不適期縮短,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理上的變化,就有可能將“中年危機”化為“中年轉機”。
心理和男性專科醫生都建議,處于更年期的男性可以在生活方式上做出適當轉變,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己的興趣愛好上。同時還可多做些戶外運動,多結交些朋友,這些都有助于保持健康的心態。實在感覺壓抑時,還可向知心朋友或家人傾訴,做適度的情感宣泄。
與此同時,“離巢”的子女在一些事情上還應該多聽聽父親的意見,使他感覺到自己的重要,避免其產生心理挫敗感。而妻子則更要多安慰與勸導丈夫,不要輕易傷到他的自尊,助其早日度過心理不適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