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智力發育不平衡該如何訓練
時間:2024-10-17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兒童保健主要通過對兒童群體和個體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提高兒童生命質量,減少發病率,降低死亡率,以達到保護和促進兒童身心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保障兒童權利的目標。目前兒童保健的對象是從胎兒期的胎兒到青春期的青少年,但重點仍是7歲以下兒童。兒童是世界的未來,平安健康網提醒:關注兒童健康就是保護世界的未來!
6歲的小女孩翹翹一直是個很聰明、能說會道、人見人愛的小姑娘,可進了學前班后就截然不同了:剛開始學拼音就錯漏百出,常把b寫成d,把n看成h:抄生字慢得要命,還盡出錯:算術題稍微轉個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現在孩子馬上就要入小學了,可讀書卻成了她最恐懼的事情。
這哪里像以前那個聰明伶俐的小丫頭呢?是孩子不把聰明勁用在正道上,還是她心理上有什么問題?翹翹被媽媽帶到了我的診室。
我對孩子進行了相關檢查包括韋氏少兒智力測試,結果顯示:孩子的聽覺記憶相當好;言語方面的能力發育與同齡兒比較處于中上水平;但操作能力、視覺空間分析能力卻比90%的同齡人低。顯然,孩子并非心理不健康,也不是故意跟學習作對,而是她的智力存在問題——智力發育不平衡。
臨床表明,由于智力發育不平衡而導致孩子學業不良的情形大量存在,其原因有腦部存在實質性病變、過度焦慮、大腦右半球新近創傷、挫折耐受性差、神經系統統合發展不佳等,極少數還有重性精神疾病。這類孩子的癥狀在幼兒階段很容易被忽略,一入學就會表現得非常明顯,而不明就理的家長往往將其歸咎于孩子不努力等主觀原因,結果非但延誤了孩子正常的治療和訓練,還可能因此導致他們情緒或行為方面的問題。
早期發現孩子的智力發育不平衡并進行對癥治療,對其日后的學習生活非常關鍵。因此,家長平時應注意對孩子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觀察:
孩子對圖像:物體形態的辨別是否較差;
是否左側身體的運動掌握不好、平衡能力差;
左手使用幾率是否明顯比正常人少;
在感覺和運動方面,左側身體反應是否明顯遲鈍;
用耳學習是否比用眼學習能力強,比如聽故事能較快理解、記憶,但卻不愿自己看書;
注意力是否很不集中。
如果孩子在這些方面的表現突出,應盡早找醫生進行相關的檢查,采取藥物治療,并根據孩子早期神經系統發育快這一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這種訓練包括醫院的專門訓練和以家庭為主的訓練。
家庭訓練方法主要包括:
●要求孩子具體觀察某一事物后進行回憶并用語言表達出來:
●訓練孩子對事物細節、外界情景進行仔細觀察,如帶孩子坐汽車時,可要求孩子觀察汽車的顏色、形狀,開車時的聲音、車內的布置等;
●從對具體事物觀察開始發展到對抽象的圖形、符號的觀察。智力發展不均衡的孩子抽象思維能力較差,如他可以理解具體的樹,卻看不出由一個三角形和一個長方形組成的圖形也具有樹的形狀。因此,家長還應反復讓孩子將具體事物與具體事物的抽象圖形作比較,從而學會對抽象東西的理解。
●訓練孩子多用左手活動,進行左右肢體協調性運動,如玩球類游戲時要求孩子用左手接球、拍球等。
●玩一些吊籃游戲,訓練孩子手眼的靈活性。比如在活動的吊籃上注視某物,在擺動的吊籃中取物、投物等。智力發展不均衡的孩子本身容易焦慮,有時做事顯得笨手笨腳,而且總喜歡顯示自己的長處,不愿去做自己認為困難的事情。因此,家長在對孩子進行訓練時要堅持以鼓勵為原則,不斷給孩子正面的信息,不要加重孩子自卑與焦慮的情緒。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