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可強化記憶提升腦力
時間:2024-10-16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專家建議人們參加適當的運動,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經濟條件和身體狀況選擇安全的項目進行鍛煉。堅持運動能使人體保持勻稱的體形,運動時大腦會釋放愉快素(腦啡肽),“獎賞中樞”隨之興奮,腦血管微微擴張,腦細胞活躍起來,令頭腦清晰,心情舒暢,渾身充滿活力,心理壓力煙消云散,肌肉-骨骼強壯有力,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逐漸升高,動脈硬化進程延緩,患冠心病和腦中風的危險分別降低40%~50%。
運動對身體益處是多方面的,這里我們側重講講運動健腦的作用。
提升腦力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體育教授查爾斯?希爾曼指出,適量運動能提高腦力。成人運動30分鐘,兒童運動20分鐘,可使腦力(此處腦力指的是執行能力而非智力)提高5%~10%。這一效應發生在大腦五個腦葉的額葉部分。此部皮質是腦葉中范圍最大、發達程度最高的部位,它與人的注意力及維持時間長短、做出判斷能力、控制沖動能力及關鍵時刻進行思考的能力有關。有氧慢運動有助于額葉部分血液循環更好,使人更集中注意力,加快大腦處理信息的速度,使人在認知活動中表現更佳。
強化記憶 神經元又稱為神經細胞,神經元的好壞與多少,與記憶息息相關。美國加州大學研究員發現,顳葉-海馬系統缺血及損傷會發生暫時或永久性記憶功能障礙。大腦顳葉需要豐富的血液供應,保證足夠的營養,使記憶功能提高15%,維持終生良好的記憶力。有氧運動能保持或改善顳葉邊緣系統記憶中樞的微循環,促進細胞生長發育,使大腦皮質和髓質豐滿,保持良好的記憶。
預防癡呆 我們的大腦擁有1000億個神經元,成年后它們會繼續生成和變化,雖然其中一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退化。研究大腦的科學家指出,人類30歲左右記憶力就會出現下降。近60歲時,這種能力在不知不覺中減退了25%。這就是中年后對新事物不敏感,難于記住各種密碼,丟三落四容易犯小差錯的原因。加拿大科學家對749名65歲以上的老人進行研究,結果發現,經常運動者,癡呆的患病率比少運動者低30%。有氧運動能能調理血壓和血糖,延緩腦動脈硬化;肌肉發達者心肌也較壯實,心搏有力,每搏射出的血液增加,腦部的供血、供氧得以改善;運動還會促進細胞內的神經生長因子分泌,滋養和保護神經元,從而起到預防大腦功能退化和早發癡呆的效果。 #p#副標題#e#
開出處方:病人看病取藥需要處方,運動也需要處方。內用包括運動項目、運動強度、運動次數、每次持續時間及注意事項等。根據體質或病情,選擇運動項目和強度。實施一段時間后,再做檢查,據此加于調整。
注意時間:運動科研表明,人體體能最佳時刻,是下午2時到晚上8時,這段時間各項生理指標都處于生物節律高峰期。體能最差在凌晨3~6時,6時后體能才逐漸回升。所以清晨過早鍛煉無益是有科學依據的。
注意強度:鍛煉可分為三度,小強度指與平時相比,呼吸、心跳變化不大;中強度指呼吸、心跳略有加快,微微出汗;大強度指呼吸急促,心跳明顯加快,出汗較多。劇烈運動,大汗淋漓對老年人有害無益。對初次運動、體質虛弱及中老年人來說,運動最好從小強度開始,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防止損傷:可分為急性損傷和慢性損傷。前者為心肌梗塞、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骨折、脫位、韌帶或肌肉裂傷等;后者包括肌肉勞損、關節軟骨變性、疲勞性骨折等。預防的方法是遵循科學訓練原則,運動場地要平整,避免刮風下雨或氣溫過低、過高時鍛煉。
英國《自然》雜志刊文稱,未來十年,全球將有近4億人死于因不良生活引發的慢性病,其中久坐缺乏運動被世界衛生組織看成是致死致殘的十大殺手之一。所以說,想讓自己變得更聰明,更健康,那就運動吧!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