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陰虛癥狀以及調理辦法
時間:2024-10-2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陰虛不算病,但是的的確確影響著人體的健康狀況,同時也會引發各種病癥的發生。下面教大家認識陰虛,并給出治療及調理陰虛的方法。
陰虛,指精血或津液虧損的病理現象,因精血和津液都屬陰,故稱陰虛。多見于勞損久病或熱病之后而致陰液內耗的患者。
陰虛者表現為陰津不足,身體呈缺水狀態,以致眼干、鼻干、口干、皮膚粗糙、頭發干枯等。其典型癥狀是心煩易怒、失眠多夢、頭暈眼花、腰膝酸軟、小便次多量少、心跳偏快、夜間盜汗、手足心發熱、耳鳴,舌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此外,陰虛體質者還容易“上火”,表現為性情急躁,心煩易怒,情緒易波動,動不動就要來“火氣”。所以,陰虛者應該經常提醒自己保持穩定心態,還要學會及時轉移不良情緒。
陰虛者平時應多吃些清補類食物,如甘涼滋潤、生津養陰的食品,要多吃新鮮蔬菜或含纖維素、維生素較高的食物。忌吃辛辣刺激性食品,忌吃煎、炸、炒的物品;盡量少吃性熱易上火及含脂肪高的食物。
我們日常飲食中有滋陰、潤燥、生津功效的食物有:鴨肉、豬肉皮、雞蛋、牛奶、甲魚、龜肉、干貝、海參、蛤蜊、蚌肉、烏賊魚、鰒魚、梨、桑椹、枸杞子、銀耳等。
此外,適宜陰虛者的食物還有:牡蠣肉、鮫魚、馬奶、羊奶、酸奶、蜆肉、淡菜、蛙肉、蹄筋、豆漿、菠菜、青菜、黃芽菜、山藥、銀耳、蘑菇、金針菇、草菇、平菇、糯米、黑木耳、番茄、枸杞頭、綠豆芽、甘蔗、酸梅湯、葡萄、百合、水煮花生、橘子、柑子、橙子、草莓、柚子、無花果、香蕉、西瓜、蜂蜜、蜂王漿、芝麻等。
適宜陰虛者的食療:
【食療】人參銀耳鴿蛋湯
【食材】銀耳20克,水發冬菇、鴿蛋各15克,豬精肉30克。
【中藥】人參粉4克
【制作】將銀耳揀凈雜質,用熱水泡發至松軟,鴿蛋打入瓷盤內(勿攪破),盤邊排好豬肉片、冬菇片,入籠蒸熟,倒入大湯碗內。鍋內倒入雞湯,加精鹽、銀耳燒開,打凈浮沫,銀耳熟后加入雞油和人參粉,再燒開,盛入大湯碗內即成。
【功效】有補氣血、益腎陽、滋陰虛、潤肺燥的功效。適用于病后、產后體虛等癥。
【用法】佐餐食用。
【食療】烏豆腐皮湯
【食材】烏豆、豆腐皮各50克。
【制作】將烏豆、豆腐皮加清水適量煮成湯后,以油、鹽調味即可。
【功效】有滋養補虛、固表止汗功效。適用于自汗、陰虛盜汗等癥。
【用法】食豆及豆腐皮,喝湯。
【食療】三耳湯
【食材】銀耳10克、木耳10克、平菇10克、冰糖30克。
【制作】將銀耳、黑木耳、平菇泡發、洗凈、去雜,放入碗中,加冰糖和適量,上籠蒸1小時,熟透。
【功效】滋陰、補腎、潤肺。適宜血管硬化、高血壓、眼底出血;肺陰虛所致咳嗽、喘息等及腎陰虛患者食用。
【用法】可經常食用
【食療】甲魚豬脊髓湯
【食材】甲魚750克、豬脊骨200克。
【中藥】骨碎補60克、肉蓯蓉60克。
【制作】將甲魚宰殺,瀝凈水,去頭及內臟,洗凈;甲魚放入沸水中燙3~5分鐘,刮去裙邊上黑膜,除去腥味;剁去爪和尾,去背板、腹殼,切成肉塊,放入蒸盆中;將肉蓯蓉、骨碎補裝入紗布袋扎口,煎熬成藥汁,去紗布袋;將料酒、雞清湯、豬骨髓、生姜片、蔥結、食鹽、藥汁、熟花生油、胡椒粉均勻放入蒸盆內,蓋好蓋;密封,上籠蒸一個小時以上至酥爛,取出;揭開蓋,加味精調好口味。
【功效】滋陰補腎、填髓補髓、清熱去火。適宜腎陰虛癥型骨質增生癥(頭暈、耳鳴、腰酸背痛、肢體麻木影響活動)的患者食用。
【用法】佐餐食用
【食療】肉蓯蓉麥冬粥
【食材】粳米100克
【中藥】肉蓯蓉20克、麥門冬20克、枸杞子30克。
【制作】將肉蓯蓉、麥冬裝入紗布袋,扎口;放入鍋內加清水煎煮成藥汁,去紗布袋留藥汁;將枸杞洗凈;粳米淘洗凈;粳米放入鍋內加藥汁、清水、枸杞、生姜,煮沸;再轉用文火煮至至米熟成稀粥;加入紅糖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補腎益肝、滋陰明目。適宜肝腎陰虛癥型骨質增生癥(頭暈目眩、眼花耳鳴、煩燥易怒等)的患者食用。
【用法】佐餐食用
【食療】天門冬粥
【食材】粳米60克、冰糖20克。
【中藥】天門冬20克
【制作】將天門冬放入沙鍋中,加清水適量煎煮,煮30分鐘后,過濾去渣取汁,再加清水煎煮取汁,如此煎煮取汁3次,以藥汁加洗凈粳米煮粥。至熟后加入冰糖再煮1-2沸即可。
【功效】滋陰潤肺、生津止咳、祛痰。適宜腎陰不足,陰虛內熱,津少口干;肺陰虛有熱,干咳或無痰,痰中帶血,以及午后低熱,夜間盜汗的肺結核患者食用。
【用法】早晚食用
【宜忌】虛寒腹痛、外感風寒咳嗽者不宜。
【食療】山藥桂圓燉甲魚
【食材】甲魚500克
【中藥】山藥30克、桂圓20克。
【制作】甲魚宰殺,去腸雜,洗凈,與山藥、桂圓肉加水煮、先用武火燒沸,后轉用文火燉至肉爛。
【功效】滋陰退熱,軟堅散結。適宜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脾腫大及病后陰虛患者食用。
【用法】佐餐食用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