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可不是硬骨頭---防骨質疏松
時間:2024-10-17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一提起,很多人可能自然而然地會想到婦女,尤其是更年期的婦女更是骨質疏松的主力軍。而對于男性而言,很多人都覺得這病和男人沒什么關系,然而,今年10月20日世界骨質疏松日的口號卻是“關注男性骨質疏松”。
解放軍304醫院骨質疏松門診主任李平生教授說,以往骨質疏松癥的研究主要是針對絕經后的女性,因為男性骨質疏松癥患病率明顯低于女性。但近年許多學者發現,男性60歲以后非外傷發生率為25%,70歲以后骨折發生率成倍上升,且髖部骨折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據李教授介紹,大量研究結果證實,男性雄激素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髖骨骨折病人的血清睪丸酮水平較同年齡無骨折史對照組明顯偏低。雄性激素缺乏可影響調控骨代謝的細胞因子的平衡,是導致男性骨形成降低和骨量丟失的原因之一。一般而言,男性青壯年時期的骨折發生率高于女性是嚴重外傷所致,但到了45~50歲就開始出現相反的情況,女性骨折明顯多于男性。髖部骨折女性占2/3,男性占1/3,但男性髖部骨折的死亡率高于女性,原因是老年男性既往疾病多,骨折后的并發癥更為嚴重。雖然男性發生骨質疏松的比例比女性低,出現骨質疏松的年齡也比女性晚,但由于男性生活壓力較大、不良習性多,繼發性骨質疏松發病率甚至高于女性。、、以及嗜酒、吸煙、體力活動不足、消瘦、藥物等都是誘發男性骨質疏松發病的危險因素。李教授建議:60歲以上的男性每年應定期到醫院做一次骨密度檢測,如發現骨密度減低或已經患有骨質疏松癥,應及時就診,同時要拋棄不良的生活習性,平時做到陽光、運動和牛奶一樣都不能少。
解放軍304醫院骨質疏松門診主任李平生教授說,以往骨質疏松癥的研究主要是針對絕經后的女性,因為男性骨質疏松癥患病率明顯低于女性。但近年許多學者發現,男性60歲以后非外傷發生率為25%,70歲以后骨折發生率成倍上升,且髖部骨折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據李教授介紹,大量研究結果證實,男性雄激素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髖骨骨折病人的血清睪丸酮水平較同年齡無骨折史對照組明顯偏低。雄性激素缺乏可影響調控骨代謝的細胞因子的平衡,是導致男性骨形成降低和骨量丟失的原因之一。一般而言,男性青壯年時期的骨折發生率高于女性是嚴重外傷所致,但到了45~50歲就開始出現相反的情況,女性骨折明顯多于男性。髖部骨折女性占2/3,男性占1/3,但男性髖部骨折的死亡率高于女性,原因是老年男性既往疾病多,骨折后的并發癥更為嚴重。雖然男性發生骨質疏松的比例比女性低,出現骨質疏松的年齡也比女性晚,但由于男性生活壓力較大、不良習性多,繼發性骨質疏松發病率甚至高于女性。、、以及嗜酒、吸煙、體力活動不足、消瘦、藥物等都是誘發男性骨質疏松發病的危險因素。李教授建議:60歲以上的男性每年應定期到醫院做一次骨密度檢測,如發現骨密度減低或已經患有骨質疏松癥,應及時就診,同時要拋棄不良的生活習性,平時做到陽光、運動和牛奶一樣都不能少。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