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半月痕解讀身體健康密碼
時間:2024-10-16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各位朋友,在看文章前,低頭看看你自己的指甲,看看上面的半月痕。民間有通過指甲半月痕的形狀、顏色、大小來判定身體健康狀況的說法,并流傳甚廣。那么,這種說法有科學道理嗎?
比較自己的半月痕變化才有意義
說起指甲半月痕,不得不提一下指甲的生長構造。我們的指甲都是從甲基處生長出來,并且緊貼在甲床上。甲基部分隱藏在指端表皮下,里面有種生產指甲的細胞稱為甲基質細胞。正是由于它不斷的生長分裂出角蛋白細胞,新生的細胞將老死的細胞往外推擠,才形成我們看到的半透明指甲。這一過程在醫學上稱為甲質細胞的增生角化。由于甲基的生長速度是由中央向兩邊遞減,而角蛋白細胞變成半透明所需的時間不會因為所處位置的不同而改變,因此就形成了這個弧形的白色與半透明的交界。
如果白色的弧形剛好露出來,就成了我們所說的半月痕。指甲生長需要充足的養分,為指甲生長提供營養的是甲床,甲床有豐富的血管及神經末梢,當人體血液循環供應正常,指甲末梢供血充足,指甲生長速度較快,不斷的長出新的指甲。生長快時則半月痕也會顯得大,生長慢時則顯得較小,甚至不太明顯。 相對而言,指甲每周平均長0.5—1.2毫米,指甲夏天長得快,白天比夜間長得快,男子比女子長得快些。 月牙其實就是沒有完全角質化的指甲。角蛋白細胞在尚未完全角質化前,呈現的是白色。在完全角質化后,呈半透明色。一個人的月牙數偶爾會多一個或少一個,是身體新陳代謝的正常變動讓指甲的生長速度有點變化而已。
人們常常能在拇指和食指上看到月牙和經常使用這兩個手指有關系,大拇指堪稱五指的勞模,指甲磨損得快,自然長得快,月牙也就容易被推出來。但有時候,月牙的變化也確實可以反映一些健康問題。前提是你的月牙只是變得跟你以前很不同!而不是你的月牙與別人不同。通過和自己的月牙比較才有判斷意義。
指甲的生長速度因人而異。自身的新陳代謝、營養狀況、手指的使用頻率都是影響指甲生長的因素。 有的認為診治判斷價值不高 對民間流傳甚廣的通過月牙的形狀、顏色、大小和多少來判定身體狀況的說法,有不少人提出質疑,認為不科學,需要進行詳細的統計檢驗才具有說服力。不過更多的人還是選擇相信,他們認為這是觀察自己身體一個簡單的方法,即使錯了也無大礙。 通過觀察手外觀,包括手形、手紋,甲形、甲紋、甲色等來判定體內臟腑狀況屬中醫望診的范疇,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素問·五臟生成論》有記載“諸筋者,皆屬于節。”“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其主肺也。”就是說指甲和肝臟有密切聯系,肝主藏血和宣泄。肝血充足則指甲紅潤,肝血不足,則指甲枯槁。到后來宋代的醫著《道藏輯要》和清代的《小兒推拿廣義》則有更為詳細的論述。
中醫理論認為,血為陰,氣為陽。氣血是維持生理的重要物質,指甲依靠濡養以維持其正常的形態的色澤,依靠氣機以推動其運化。手指甲根部共有12個穴位點是經脈陰陽交替之處,也是經絡氣血所出之處。猶如經脈的源頭稱并為12井穴。處在陰經陽經交接處的甲床,有豐富的血管及神經末梢,是觀察人體氣血循環變化的窗口。因而臟腑的虛實,邪正的進退,氣血的盛衰等能反應于人的指甲。 “王氏手診法”創制者王文華醫師認為,雖然月牙在醫學上稱為“安全圈”,但它的大小和人體沒有直接關系。而半月痕的顏色決定于細胞層的厚度,若厚時甲床內的毛細血管網幾乎完全不能透過,故成白色。 有的認為能顯示亞健康狀態 如果從半月痕看人體的氣血狀態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它大體可以顯示人體是否處于亞健康狀態。即使從西醫角度檢查也許生化指標沒有什么變化,但是從中醫判斷半月痕異常的人可能已處于亞健康,如不及時不調整的話,就會引起病變。
有些人就算只有很少的月牙,也沒感覺什么不適。對此馬淑然表示,氣血虛有時是潛在的,雖然整體上沒感到精力不足,但內在已經氣血虛了。人體是很復雜的,調節能力比較強。可能感覺上沒有難受,但未來的發展趨向是逐漸衰弱的。 專家說,如果短時間內,你從沒有月牙突然變得坐擁很多飽滿月牙,或者你本來飽滿的月牙們突然全部隱身,那就要小心是不是甲狀腺出了問題了。 甲狀腺機能亢進,會讓整個身體的新陳代謝變得飛快,指甲的生長也不例外。因此,已經有點硬但還沒褪成半透明的角蛋白會非常多。這樣一來,沒有月牙的人,就會有飽滿的月牙,而有月牙的人,月牙會變得越來越大。
如果是甲狀腺機能減低,就剛好相反,整個身體的新陳代謝變得很緩慢,指甲的生長也慢下來甚至趨于停止。角蛋白都已經成熟,又沒有新的來補充的話,月牙自然越來越小直到消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