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選低脂 科學依據不多不可取
時間:2024-10-14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現在減肥的大軍日趨增多,所以很多的商家也打出了低脂低糖的旗號,想用這種方法來吸引那些想減肥的朋友們,而這種做法的確是吸引了很多熱衷減肥的朋友們,但是,這種低脂食物真的能減肥嗎?
脂肪并不是萬惡的
脂肪是一種大家耳熟能詳卻又不甚了解的物質,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它的“社會形象”變得負面,一聽到“脂肪”這個詞,人們馬上聯想到臃腫的身材、不健康的飲食、某些慢性疾病的幕后黑手。脂肪果真如此糟糕?
“很多年輕人,覺得脂肪是造成肥胖的原因,所以拼命減肥,往往變得瘦骨嶙峋的,這其實不利于身體的健康。”營養師解釋,脂肪主要提供熱能,保護內臟,維持體溫,協助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參與機體各方面的代謝活動等等。
“特別是內臟器官周圍的脂肪墊有緩沖外力沖擊保護內臟的作用。”營養師舉例說,如果一個瘦骨嶙峋的人和一個正常人摔倒,那肯定瘦的人受傷會更嚴重,因為他失去了脂肪的保護。當然,過多的脂肪對身體的健康也會帶來影響,容易使人患上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等。
那什么又是低脂食物呢?記者了解到,國家在標簽法中也對“低脂、低熱量”有詳細的定義,“低脂”代表每100克食物的脂肪含量等于或少于3克,而“低熱量”則代表每100克食物內含有少于40卡的熱量。
不必強求學會看營養成分表和配料表
眾所周知,我們人體每天所需的營養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礦物質等六大能量,那么每天攝入多少脂肪算是比較標準的呢?記者了解到,最健康的標準是,每日攝入的脂肪應占總能量攝入的25%—30%,嬰幼兒可以適當增加些,30%—45%。“當然,這并不代表每個人每天都必須攝入那么多,這主要還是跟個人體質、勞動強度、年齡、季節等有關。”營養師解釋,勞動強度大的人可以適當多補充些脂肪,而到了冬季,人體也可以適當多補充。
從營養學上講,我們人體每天所需能量都有一定的數字規定,那是不是代表我們必須嚴格按照那些數字執行呢?而我們平時在超市購物時,看到食物包裝背面上那紛繁復雜的食物營養成分和配料表,卻看得一頭霧水時,又該怎么辦呢?
“其實要想看懂食物的營養成分表和配料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往往要經過多重換算,才能與人體每天所需能量的數值畫上等號。”營養師解釋,不應該要求每個市民都能做到營養師的“活”,也不應苛求每天必須按照那些數值生活,其實想要健康只需做到飲食均衡、營養均衡,不要挑食即可。
以低脂食物代替主食來減肥并不可取
女士們為了減肥,就會拒絕一切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她們繼而會選擇一些低脂、低熱量、低糖食品,不過這些食物真的能達到減肥效果嗎? #p#副標題#e#
“我聽說超市里有賣那種低脂的餅干,就去買了一大堆來代替一日三餐,結果吃了一個多月,體重也沒有明顯下降。”以身試“法”的唐女士,對低脂食物到底能不能減肥打上了問號。
“如果以那些低脂食物長期來代替主食,不僅會影響胃口,達不到減肥的效果,還會使人上火、便秘、缺乏營養,不能保證人體每日所需,還會導致各種疾病。”營養師解釋說。
此外,一些加工過的低脂食物,為了保證其良好的口感來滿足消費者,反而會添加了很多糖分,而糖分又會轉化成熱量,仍舊起不到減肥的效果。
當然,低脂食物可不單單指超市里賣的經過加工的食物,在我們平時生活中,也有不少食物是屬于低脂食物,如雞肉、瘦肉、紫菜、冬瓜、蘋果、大蒜等,想要既健康又能減肥的人可以尋求它們的“幫助”,不過一定要保證人體營養均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