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趙樸初養生聯中學習養生心得
時間:2024-10-13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趙樸初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學家、社會活動家、愛國宗教界領袖和詩人。同時,他也是著名的養生專家,曾多次與其弟通信傳授養生心得。他曾寫過一副對聯,來展示自己的養生之道。
上聯為:蔬食七十年未嘗不飽
下聯是:曲巷半世紀足以忘憂
上聯講飲食。1999年,趙樸初曾在致養生學專家姚品榮的信中談到自己的養生之道:弟今年九十有二,在同輩人中,堪稱健者。蔬食已七十年,每日兩菜一湯、飯二兩左右;每晨起床前摩腹二百次左右,消化系統良好,所謂養生之道惟此而已。近有詩云:“不知肉味七十年,虛度自慚己九十;客來問我養生方,無他奉告惟蔬食。”
這里所謂的蔬食,是與甘脆肥厚相對應的粗食、素食,主要是指新鮮蔬菜水果和五谷雜糧。元代著名醫學家朱震亨在談到蔬食時說:“天之所賦者,若谷、菽、菜、果。自然沖和之味,有食入補陰之功。”(《格致余論·茹淡論》)趙樸初從二十多歲起就堅持蔬食(不忌牛奶、雞蛋),不但符合佛家眾生平等尊重生命的教義要求,且對身體健康極為有益,是他享壽93歲高齡的一大緣由。故上聯云,蔬食七十年,從未曾感到營養不足。
他曾為十方齋題詞:“素食養生,延年益壽”。正是他養生經驗的高度概括。
下聯講居處。“曲巷”,指偏僻的小巷。南朝?梁?蕭統《相逢狹路間》詩:“京華有曲巷,曲巷不通輿。”比喻趙樸初清貧而閑適的清靜生活。他虔心向佛,慈悲為懷。自己甘于清貧,而把金錢無私地奉獻給了他熱愛的宗教和慈善事業。故下聯云:曲巷半世紀,卻完全忘掉憂愁而樂在其中。正是:欲寡清心能益壽,素餐淡食可延年。
從趙老的飲食起居和生活習慣我們可以了解到,趙老的高壽絕對得益于其推崇的正確養生方法。以這幅對聯為據,我們可以借鑒趙老的養生之道,年輕時健康生活,年老時受益于健康。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