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了酸性食物后 千萬不要急著
時間:2024-10-13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現在清潔口腔的方式有好多種,最常見的就是刷牙。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刷牙比他更頻繁,為何我的牙齒卻不及他的健康呢?當我們出現口腔問題時,不禁會對刷牙的方式開始質疑。這就涉及到了飯前刷牙好還是飯后刷牙好的問題?
刷牙是預防齲齒所必需的手段與措施,傳統的刷牙是在餐后進行。最近一位英國科學家提出,飯前刷牙比飯后刷牙更有利于保護牙齒。英國利物浦大學牙科教授麥克·埃德在他的研究報告中指出:齲齒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牙垢與食物中的糖分發生化學反應,形成酸性物質腐蝕牙齒。飯后刷牙,牙垢已與食物中的糖分發生化學反應,形成了酸性物質。他指出,飯后牙齒表面酸性物質形成的速度非常快。因此,只有在飯前將牙垢去除,才能大大減少酸性物質的形成。
但是要注意:如果你吃了酸食物如檸檬、西柚汁,醋等等,更是不要馬上刷牙,因為酸性液體會使牙齒表面的牙釉質軟化,此時刷牙會破壞牙釉質,損害牙齒健康。這個時候可以用水漱口,等過了半小時到一小時以后再刷。據《中國消費者報》報道,在牙冠的表面有一層琺瑯質,剛吃過飯,尤其是食用了酸性食物,會致使琺瑯質變松軟。這個時候刷牙容易造成琺瑯質的損害。時間一長,牙齒的琺瑯質就逐漸減少,容易使人患上牙齒本質過敏癥,吃東西時牙齒就會出現酸、痛的癥狀。因此,口腔學專家提醒,進食后最好先用清水漱口,待1、2個小時后再刷牙。
牙齒我們每天都會刷,你知道你每天刷牙的方法和習慣是否正確,下面介紹幾種刷牙中所存在的誤區,看你犯過沒有,讓大家能夠即使改正,使用正確的刷牙方法。
誤區一:選擇硬毛牙刷
很多人認為牙刷的毛硬的話,對牙齒的清潔會更有利,會清理的更徹底,因此常常會選擇一些硬毛且毛多的大頭牙刷。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這是因為如果選擇牙刷的毛過硬、過密,在刷牙時便很難清潔掉牙齒間隙和隱蔽面的牙垢,清潔效果非但不好反而會嚴重下降。而且硬毛牙刷常會劃傷牙齦,導致牙齦出血、牙齦損傷或者牙齦萎縮。因此,我們應該選擇那些毛較軟的小頭牙刷,而且要避免用力橫刷。每個牙刷使用的期限不宜超過一個月,否則,牙刷“超期服役”,會滋生大量致病菌,導致各種口腔病的發生。刷完牙后,要多次用清水反復沖洗牙刷,甩干刷毛,將刷頭朝上放置于通風處。
#p#副標題#e#
誤區二:刷牙時間長短都行
不少人認為刷牙是一件無關緊要的事情,只要每天刷就行,時間長短都無所謂,不愿為刷牙多浪費時間。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刷牙的時間最短的有幾十秒,最長的有十分鐘以上的,直到刷的發生干嘔為止。刷牙的時間過長或者過短都不夠科學,時間過短,草草了事,達不到清潔牙齒的目的;刷牙的時間過長,會傷及牙齦。科學的刷牙次數和時間應該遵循“三個三”,就是每天刷3次牙,飯后3分鐘刷,每次刷牙3分鐘,這樣就可以全面的達到消除牙菌斑、清潔口腔的目的。
誤區三:橫向刷牙
橫向刷牙法會傷害到我們的牙組織,專家提倡不損傷牙齒及牙周組織的豎刷法,就是把牙刷頭放在牙的一側,刷毛靠著牙齦和牙齒,毛端朝著牙根方向,與牙大約成45°角,牙刷頭沿著牙列方向做上下顫動,一般顫動的幅度在0.5厘米左右,一般來回四五次就足夠了,使牙刷毛進入牙齦溝和牙間區,清除牙菌斑,同時按摩牙齦,然后將牙刷從牙根向牙冠部豎刷,清潔牙面,這樣就不會傷害到我們的牙齒和牙周組織,呵呵看起來要求挺多的,其實慢慢習慣就好了,這種刷牙方法會讓我們的牙齒更安全、更干凈。
誤區四:直接用自來水刷牙
因為我們現在都比較忙碌,早上起來接點自來水就開始刷牙了,這也是現代人生活節奏過快所導致的,其實我們的牙齒比較適合30-36攝氏度水溫,這個溫度下我們的牙齒才能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所以刷牙時牙齒長時間的冷熱極端刺激,會影響我們牙齒的使用壽命。
誤區五,刷牙時間太短
刷牙的主要目的是清除附著在牙齒表面和牙齦縫隙內的牙菌斑,而每次刷牙應不少于2分鐘。有些人出門在外,為圖方便會用嚼口香糖代替刷牙,此舉不可取,24小時內應該要保證至少刷牙一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