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怎么吃最健康?
時間:2024-10-13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俗話說“秋風起,長膘忙”。“立秋后天氣轉涼,人們胃口大開,飲食會不知不覺過量,容易長秋膘。適逢九、十月份有中秋、國慶雙節,也給了人們大吃大喝的充分理由,而且此季水果也很多。”專家表示,往年教訓提醒:此季如一味滿足“口腹之欲”,非但慢病人群容易復發,肥胖者也大增。
“食欲增加屬于人體夏季消耗多后的保護性反應,也是為迎接冬季到來積極儲存脂肪。而國人的飲食習慣本就愛與節慶掛鉤,在吃喝中增進感情。”專家表示,秋膘易增難減,要拒絕秋膘、抵制疾病,還應控制主食、節制甜食、適量吃月餅、科學吃水果。
“三高”一族病情秋季易反彈
“從近年九十月份收治病人情況來看,人數增加最明顯的是糖友和腸胃炎患者。除了急癥者,秋季肥胖病人、‘三高’病人也較夏季有明顯反彈。腸胃不適或因秋季腹瀉;很多疾病增加還是與吃有關。大快朵頤的人多了,吃出問題比例也水漲船高。”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南院區急診科王彤主任表示。
專家介紹,隨著中秋、國慶假期來臨,市民外出旅游、家庭聚餐的活動很多,容易疲勞或太過興奮而造成免疫力下降,吃錯東西就會身體“中招”。
“進食月餅等高糖高熱食物易引起消化不良,或吃寒涼食物導致拉肚子,這種以老人兒童居多;慢性病患者進食不節制也會患病,糖友如果糖分攝入多,容易血糖飆升。”他說。
秋季防“長膘” 控制主食限制甜食
“很多女性可能有過這種感覺,夏季高溫食欲不振,總體攝入熱量不高,所以減肥效果明顯,而轉秋后則體重逐漸回升。”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蔣卓勤教授表示,秋季進補要營養科學,防止“長膘”且出現腸胃紊亂等現象。
“無論節假日聚餐還是日常飲食,都要控制主食。餐桌上主食最好粗細間雜。粗糧吃后易有飽腹感,幫助通便排毒,有利新陳代謝。還要嚴格限制食量,吃七八分飽就已足夠。”他說。
秋天防秋燥也非常重要,在注意熱量攝取、合理補充人體所需營養的同時,還應少吃刺激性強的辛辣食物。“聚餐時,油脂含量高的肉類最好適可而止,因為夏季攝入較少,此時大吃會加重腸胃負擔,導致消化功能紊亂。”
專家建議,餐桌上的菜肴應葷素搭配,魚肉類以雞、鴨、魚、蝦、牛肉為首選,可多吃低熱量蔬菜。“烹飪時選擇水煮、清蒸或生拌,也可控制食物熱量攝取。”
“甜食也要節制。少吃含淀粉過多的食物如土豆、果醬等,含脂肪較多的食物如花生、核桃及動物油、奶油食物就不宜太多。”蔣卓勤教授表示,要想甩開“秋膘”,一定要規避過量反式脂肪酸進入體內。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