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幾招矯正肩關節脫位
時間:2024-10-2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肩關節脫位之后,我們總是會容易慌張,及時的撥打醫院的急救電話是正確的,但是我們有沒有什么簡單易行的方法更迅速快捷的矯正肩關節脫位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教給大家一些實用方法。
1、妥善固定、為使受損的組織有充足的時間修復,肩關節應保持內收位,時間2~3周。固定期間要克服一切不利于關節穩定的因素;經常檢查繃帶的松緊程度,應注意末梢循環,如出現患肢青紫,高度腫脹應及時到醫院處理。固定期間鼓勵病人積極進行功能鍛煉,進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舒縮練習,活動肘、腕、手指關節。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腫脹;避免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硬為宜。禁忌外展外旋活動。每天或隔日淋適量黃水于關節處。
2、解除固定后進行功能鍛煉時,也應適當限制肩關節的外展外旋活動,如潑洗臉水、伸手高處取物、以毛巾展臂擦背等動作。習慣性脫位者,固定時間不少于3周。
3、藥物治療,給予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藥物,如內服田七口服液、去傷片、消脫止等。
4、飲食調護,宜食易消化、清淡且富有營養之品,忌食辛辣之物。
1、妥善固定、為使受損的組織有充足的時間修復,肩關節應保持內收位,時間2~3周。固定期間要克服一切不利于關節穩定的因素;經常檢查繃帶的松緊程度,應注意末梢循環,如出現患肢青紫,高度腫脹應及時到醫院處理。固定期間鼓勵病人積極進行功能鍛煉,進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舒縮練習,活動肘、腕、手指關節。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腫脹;避免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硬為宜。禁忌外展外旋活動。每天或隔日淋適量黃水于關節處。
2、解除固定后進行功能鍛煉時,也應適當限制肩關節的外展外旋活動,如潑洗臉水、伸手高處取物、以毛巾展臂擦背等動作。習慣性脫位者,固定時間不少于3周。
3、藥物治療,給予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藥物,如內服田七口服液、去傷片、消脫止等。
4、飲食調護,宜食易消化、清淡且富有營養之品,忌食辛辣之物。
肩關節脫位后的復位,就是使已脫出的肩關節頭回納到原來的關節窩里,再固定3周,并適當進行鍛煉,身體即可恢復正常。
肩關節復位法
通常讓患者保持仰臥姿勢,急救者立于患者一側,如條件許可,可在患者腋窩處墊上棉墊等細軟之物,急救者將同側腳跟置放在患者腋下靠胸壁處,并緊握患肢手臂、手掌作徒手牽引,同時以腳跟頂住腋部形成反牽引力。牽引動作應持續、均勻。待患者肩部肌肉松弛后,急救者再將患肢作內收、內旋動作,此時,肱骨頭便會經關節囊的破口滑入肩盂,往往可聽到響聲,表明復位成功。
肩關節復位后尚須固定。如單純肩關節脫位,只要將患肢呈90度,用三角巾懸吊于胸前,一般3周即可。如果患者關節囊破損明顯,或肩周肌肉被撕裂,則應將患肢手掌搭在對側肩部,肘部貼近胸壁,用繃帶固定在胸壁。
在患肢固定期間,須活動患側手腕和手指。在解除固定后,鼓勵患者主動鍛煉肩關節各功能,常可通過彎腰垂臂、旋轉和帶臂上舉等方式加大肩關節活動范圍。但活動應循序漸進。如果再配以理療,肩關節功能將恢復得更快。
如何護理呢?
1、檢查岡上肌、腋神經有無損傷
檢查岡上肌時,主要檢查患肩活動是否自如。檢查腋神經時,主要檢查患肩皮膚感覺是否存在,能否外展肩關節。
2、固定
①前脫位。復位后腋窩置一棉墊,上臂內收,內旋位固定于胸臂一側,前臂屈90度用三角巾懸吊固定3周。合并大結節骨折者,固定時間延長1~2周。對腋神經麻痹的病人可用外展架固定。1~8周可恢復。
②后脫位。復位后采用肩人字石膏固定,維持上臂外展35度,輕度外旋,肘位于軀干平面的稍后方。
3、功能練習
①固定期間應加強手指和腕的活動,避免發生關節僵硬和廢用性肌肉萎縮。經常做上臂、前臂、肩關節肌群的收縮運動。
②去除固定后應主動進行肩關節各個方向的活動,使肩關節功能盡快恢復,注意不可強行牽扳肩關節。
具體方法有:爬墻外展法(身體垂直于墻面,手指沿墻徐徐上移);爬墻上舉法(面向墻面,手指沿墻徐徐上移);彎腰垂臂旋轉法(腰彎曲70度左右,患臂自然下垂在胸前旋轉)。
4、理療、熱敷
在功能練習基礎上配合理療、熱敷,對肩關節的恢復更加有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