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水燙傷后該如何有效緊急護理
時間:2024-10-2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發生像開水燙傷這種緊急情況,被燙傷后該怎么處理最有效,這無疑是我們最應該了解的生活常識。燙傷分為三個層度,一度燙傷只是皮膚變紅,或火辣辣的刺痛感;二度燙傷是患處產生水泡;三度燙傷就是皮膚出現剝落,當遇到燙傷這種緊急情況的時候,首先應該冷靜處理,切記不要慌張,有效的按以下步驟來進行相關緊急處理。
1、迅速避開熱源;
2、采取“冷散熱”的措施,在水龍頭下用冷水持續沖洗傷部,或將傷處置于盛冷水的容器中浸泡,持續30分鐘,以脫離冷源后疼痛已顯著減輕為準。這樣可以使傷處迅速、徹底地散熱,使皮膚血管收縮,減少滲出與水腫,緩解疼痛,減少水泡形成,防止創面形成疤痕。這是燒燙傷后的最佳的、也是最可行的治療方案;
3、將覆蓋在傷處的衣褲剪開,以避免使皮膚的燙傷變重;
4、創面不要用紅藥水、紫藥水等有色藥液,以免影響醫生對燙傷深度的判斷,也不要用堿面、醬酒、牙膏等亂敷,以免造成感染;
5、水泡可在低位用消毒針頭刺破,轉運時創面應以消毒敷料或干凈衣被遮蓋保護;
值得注意的是:燙傷發生后,千萬不要揉搓、按摩、擠壓燙傷的皮膚,也不要急著用毛巾拭擦。
發生燙傷對小兒來說是十分痛苦的,因此,父母從孩子3歲時就要開始向他反復講明玩火、火柴以及煤氣灶具的危險性,教育小兒不要在廚房打鬧。家中的開水壺不要放在明面,暖瓶不要放在桌旁床邊,以免小兒碰倒造成燙傷;而成年人也要多多注意。
相關專家建議:如出現發燒,局部疼痛加劇、流膿,說明創面已感染發炎,應請醫生處理。對于嚴重的各種燙傷,特別是頭面、頸部,因隨時會引起休克,應盡快送醫院救治。頭、面、頸部的輕度燙傷,經過清潔創面涂藥后,不必包扎,以使創面裸露,與空氣接觸,可使創面保持干燥,并能加快創面復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