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04職場“四大變數”
時間:2024-10-19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回顧今年職場,與去年相比,已少了些騷動與不安,人才需求始終保持著比較旺盛和穩定的增長勢頭,但仍然充滿了“變數”,其中四大現象令人關注。
變數一:高薪美景不再
這可能是2004年職場中最令人感到沮喪的消息了。調查顯示,年資三年以下白領平均工資普遍不足3000元。
雖然國內目前還存在很多比較熱門的行業,其薪酬也保持著較高水平,但高薪的黃金期已經過去,其峰值已呈回落趨勢。
2004年,白領在工作上最重視的問題是穩定而不是發展,被炒的員工不再像往年那樣“無所謂”,準備跳槽的也不再“瀟灑”。據調查,2004年人均跳槽次數比往年有所下降,因為要找一份更理想的工作不再像往年那樣輕而易舉。
受此影響,大學畢業生薪酬叫價越來越低,心態也越來越趨于務實和理性,甚至有點務實“過頭”。今年有大學生甚至表示可以“零薪酬”就業,只要能給一個心儀的工作機會,單位可以在考察試用期間分文不給。據悉,今年大學生平均開價在1500元左右。
變數二:外企熱度下降
“外企、大型國企、政府機關、私企”是往年大部分人的就業順序。不過,今年國企、民企已逐漸趕上外企的步伐,成為求職者的“新寵”。
近年來,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發展迅速,隱約與外企在勞動力市場呈鼎足而立之勢。與此同時,希望到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工作的求職者人數呈不斷上升趨勢,而希望到外企工作的求職者人數不斷下降。
究其原因,是因為國企民企紛紛加入了人才爭奪戰中。隨著運作的日益規范和競爭力的加強,很多優秀民營企業快速發展的事業足以為人才提供寬廣的發展空間,民營企業已成為就業市場上名副其實的一匹“黑馬”,成了求職者的重要選擇方向,并吸引了一批優秀的職業經理人加盟。與私營企業、外資企業相比,國內上市公司發布的職位所占的比例相對較少,但對求職者來講,上市公司卻是極具吸引力的招牌。在外資企業縮減人員規模的大背景下,有實力的上市公司也成為優秀人才向往的雇主。
而外資企業雖然用人需求隨著經濟發展也在增加,但能跨過外企門檻的人畢竟是少數。而且外企人員的需求層次有上升趨勢,隨著市場供應的變化,尋找未來的企業領袖成為高級人才訪尋市場的主旋律,那些有著跨國企業工作背景和經驗,深諳國企運作實踐,并具有企業所需求的“領導潛質”的高級人才成為市場的“寵兒”。
變數三:54萬人考公務員公務員仍吃香
據人事部的消息,今年報考國家機關的人數突破54萬人,再創歷史新高,其中取得考試資格的人數與計劃錄用人數的比例平均為37.3:1,有的職位高達100:1。
報考公務員熱,說明這一職業的吸引力在增強,但同時也反映出學子們的職業價值取向存在偏差。
據人事部對89個城市的一項就業統計,公務員職位只為大學畢業生提供1%的就業崗位,但吸引了30%大學生的目光。
不過,有關人士指出,公務員并不是“鐵飯碗”,盡管目前絕大多數公務員職位采取錄用制,但一旦連續兩年考核不稱職,同樣要被“掃地出門”。
變數四:“灰領”成新亮點
繼“白領”、“藍領”、“金領”和“粉領”之后,“灰領”成為2004年職場一個新亮點。
據了解,所謂“灰領”就是指既能動腦又能動手,具有較高的知識層次、較強的創新能力、掌握熟練的心智技能的新興技能人才。目前,廣告創意、會展策劃、服裝設計、軟件開發工程師、裝飾設計師等25個大類的崗位從業人員被定義為“灰領”人才。據稱,目前職場中最稀缺的就是“灰領”人才,業內人士更預測:未來“灰領”將取代泡沫化的“白領”在職場走俏,成為才市新星。
專家認為,有三類職業人最易發展成為“高薪灰領”。這三類職業人士包括:研發型、實施型、創意型。這些類型的人才掌握了相關行業專項技能,隨著經驗增長和技術的熟練,將迅速成長為“高薪灰領”。
由于缺乏社會經驗,大學生很難獲得“白領”職位,又不愿當“藍領”工人,“灰領”以相對的高薪和穩定性成為他們的擇業首選,“高薪灰領”將成為他們極佳的發展方向。據悉,為解決大學畢業生就業中遇到的高不成低不就的問題,“灰領”的職業發展將得到有關部門的扶持。
即將步入職場的天之驕子或是預備跳槽的人們,為最大程度地避免“入錯行”悲劇的發生,現在最重要的是準備一個良好心態去適應你的工作環境,并能從中體會到快樂的滋味,不要為環境的變化而產生不好的工作狀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