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認為身體偏胖者長壽
時間:2024-10-17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科學家研究世界各地人的體重和死亡年齡關系后發現,體重比理想體重高20%的人,反到活得長一些。研究者認為年輕的成人應該瘦一些。40歲左右的中年人,體重每年增加最好不要超過0.5公斤。以上是指身體健康的人,如果一個人患了糖尿病、高血壓之類的疾病,應該瘦一些才好。
據《光明日報》吳國隆報道,新的觀點認為,30歲以上的人死亡率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過瘦而不是肥胖。衡量腰圍和臀圍才能準確地反映胖的程度。男性體重67— 72公斤者,腰圍不超過88厘米;90公斤者,不超過100厘米。女性用指捏起腹部、腰部、大腿、臀部的皮肉,每部位的皮肉厚度若超過2厘米就算肥胖。
在70歲以上的長壽老人中,身體偏瘦的占1/2—2/3左右,難怪人們認為瘦與長壽為伴。但這只是表面現象,因為,人的胖瘦是不斷變化的,70歲時偏瘦并不等于他(她)60歲、50歲時也偏瘦。老來瘦也是人類生理的必然現象,老年人體內的積存脂肪消耗、肌肉及臟器萎縮、細胞含水量減少,都會導致體重下降,身體變瘦,故不能證明瘦者必定能高壽。
身體肥胖的中老年人冠心病、高血壓和高脂血癥的發病率確實高于消瘦者。有趣的是慢性支氣管炎和老年肺氣腫的發病率則以消瘦者為高。由此可見,對中老年人來說,身體肥胖和消瘦都不好。可見理想的體型是既不胖也不瘦的中間型。
經過20多年苗條為美的審美觀的統治后,人們開始重新考慮這一問題,紐約一家醫院厭食癥治療中心主任凱瑟琳·哈米說:“以前消瘦苗條為美的審美觀肯定已經過時了。”這不能不是因為苗條對人體健康長壽有不利的影響結果而扭轉的,豐滿的女性形象又開始流行起來,過去被認為是“胖”的,現在則被認為是健康的。身強力壯者,既能夠參加各種勞動和社會活動,而且有較強的抵抗疾病的能力,無疑有利于身體的健康長壽。
據《光明日報》吳國隆報道,新的觀點認為,30歲以上的人死亡率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過瘦而不是肥胖。衡量腰圍和臀圍才能準確地反映胖的程度。男性體重67— 72公斤者,腰圍不超過88厘米;90公斤者,不超過100厘米。女性用指捏起腹部、腰部、大腿、臀部的皮肉,每部位的皮肉厚度若超過2厘米就算肥胖。
在70歲以上的長壽老人中,身體偏瘦的占1/2—2/3左右,難怪人們認為瘦與長壽為伴。但這只是表面現象,因為,人的胖瘦是不斷變化的,70歲時偏瘦并不等于他(她)60歲、50歲時也偏瘦。老來瘦也是人類生理的必然現象,老年人體內的積存脂肪消耗、肌肉及臟器萎縮、細胞含水量減少,都會導致體重下降,身體變瘦,故不能證明瘦者必定能高壽。
身體肥胖的中老年人冠心病、高血壓和高脂血癥的發病率確實高于消瘦者。有趣的是慢性支氣管炎和老年肺氣腫的發病率則以消瘦者為高。由此可見,對中老年人來說,身體肥胖和消瘦都不好。可見理想的體型是既不胖也不瘦的中間型。
經過20多年苗條為美的審美觀的統治后,人們開始重新考慮這一問題,紐約一家醫院厭食癥治療中心主任凱瑟琳·哈米說:“以前消瘦苗條為美的審美觀肯定已經過時了。”這不能不是因為苗條對人體健康長壽有不利的影響結果而扭轉的,豐滿的女性形象又開始流行起來,過去被認為是“胖”的,現在則被認為是健康的。身強力壯者,既能夠參加各種勞動和社會活動,而且有較強的抵抗疾病的能力,無疑有利于身體的健康長壽。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