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流,會給你帶來哪些危險?
時間:2024-10-17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人流是大多數育齡期女性不得不面對的一個現實,它是失敗后懷孕早期所采取的一種用人工方法終止妊娠的補救措施。近年來隨著人們性意識的改變,做人流的女性日趨增多,且年齡亦有逐年減少的趨勢。而眼下,已進入“人流”的高峰期,好些避孕失敗的大姑娘小姑娘們,“人流”對你們生理與心理會產生什么影響?作為現代女性,你對有多少了解呢?
私自墮胎險情環生
近日一名女工私自買藥墮胎,險些丟了性命。
四川籍的李某發現月經沒來潮,懷疑自己懷孕了,買來試紙檢測證實后認為到醫院做“人流”要花費數百元,不如干脆自己墮胎。遂自購了米非司酮等藥按說明書服用。服完最后一次藥的當晚10時許,李某覺得,并漸趨加劇。她以為是正常現象,沒加理會。直到翌日上午10時許,其夫發覺不對勁,才叫來鄰居將她抬送醫院。
抵達醫院時,李某已呈狀態。經醫生檢查,她是,此時腹腔大出血,腹腔內有積血2000毫升。若非及時搶救,李某則命難保矣。
凡計劃外懷孕需做人流的,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去,切不可為省錢、為面子(多為未婚者)私自購藥自行墮胎,也不應到地下診所去接受手術。
流產者自述:
敬玲(25歲,技術員,未婚)
我又懷孕了,這是我為他懷上的第三個孩子。
我的男朋友條件不錯。我們談了三年,如果沒有意外,應該會在近兩年內結婚。可是我們中間橫著三個已經不存在和將要不存在的孩子,我無法確定對他到底還有沒有愛,更不知道究竟還愿不愿意與他結婚。
第一次懷孕,他嚇懷了,我反過來安慰他:“怕什么,流掉唄。”結果,他陪著我去了。流產后他倒是把我侍候得挺好,將近一個月后,我又懷上了。這次我和他商量結婚要下這個孩子,他一聽就跳起來,講了一大堆不能現在就結婚的理由。氣得我和他大吵一架。一個星期后我自己流產了。幸好是在家里,血汩汩地往下流,我坐在馬桶上不敢動,好容易起來,忙低頭到馬桶里看,醫學常識我懂一些,那些在血水里飄來飄去的柳絮一般的東西,就是我身體里流出的小生命啊!我伏在馬桶上痛哭,哭得昏過去,直到他回家嚇了個半死,趕緊把我送到醫院里。
半年后,我再次懷孕了。我該怎么辦?這樣的男人,我可以和他成為夫妻,生活一輩子嗎?
人流案例
每逢長假結束后一個月左右,醫院就有一個人流的小高峰。中山二院婦產科陳學煌教授介紹,現在年輕人未婚同居的情況比較多,性生活又不注意采取避孕措施,往往發現懷孕后,60%的婦女會選擇做人流,每月醫院都會做100例左右的流產,而長假之后則比平時多出30%。
阿青是南海市人,在廣州一家公司做財務。平時工作比較忙,很少時間談戀愛,所以與男朋友拍拖不久就同居了。過年放長假,心情比較放松,與男友的性生活當然也很頻繁。她聽說吃長效會發胖,更是嫌每天吃藥太麻煩,所以寧愿選擇事后應急的避孕藥。男友又不喜歡戴套,往往采取體外射精的形式避孕,這就留下了隱患。過年后才上班沒有幾天,阿青就發現自己懷孕了。雖說兩人同居了一年,但還沒有結婚,兩人以還沒有準備好結婚為由,放棄要小孩的念頭。
做人流,受傷的還是女人。32歲的劉小姐,到現在還是未婚,在大學期間曾經做過一次流產,這次與一個離了婚的男人發生感情,意外地懷孕了。自從聽說她有了孩子,他就開始故意逃避,閃爍其詞,總之就是不想與劉小姐結婚。在醫院里,聽醫生講因為年紀較大,做過幾次人流,可能以后導致習慣性流產或者不孕后,劉小姐流下后悔的眼淚。
人流知識知多少
人流心理
手術室曾有這樣一位婦女,未婚,第一次人流。術前情緒不穩,極為緊張,給她適當的安慰后,有所緩解。可是,在人流進行過程中,該患者繼續煩躁不安,并高聲喊叫,心慌胸悶,冷汗,面色蒼白,惡心,最后暈厥。這就是所謂的“人流綜合征”。此病例告誡人流患者,術前的心理調整是必要的。
在人流術中,由于擴張宮頸及對子宮內膜的負壓吸引等刺激,使神經興奮并釋放大量神經遞質作用于子宮細胞,從而引起子宮收縮及迷走神經過度興奮等癥狀,導致我們上面提到的“人流綜合征”。這種疼痛對正常婦女來說,是可以耐受的。而當人處于不良情緒或者極為緊張狀態時,整個機體對外界刺激的敏感度增強,耐痛閾降低,就會導致“人流綜合癥”的發生。
針對患者身體和心理上遭受的痛苦,目前,國內部分醫院開展了手術。無痛人流是將局部藥引進人流手術過程中,可以緩解或者減輕患者的部分痛苦。然而無痛人流還處于醫學研究的嘗試階段,尚無某種確定的藥物或者方案用于無痛人流。如果就診醫院開展了無痛人流手術,患者不妨一試。
醫生在做人流手術時,眼睛所能看到的只是陰道和宮頸口,只能憑其感覺和經驗在宮腔內進行輕柔的操作。所以,不可避免的,宮內操作的這種模糊性或多或少會帶來一些副作用。除了人流綜合征外,還有可能出現子宮穿孔、吸宮不全、漏吸、術中出血、術后感染、栓塞、、月經失調甚或不孕等多種并發癥。
人流與不孕
人流對女性最大的危害莫過于繼發性不孕。在醫院門診,不難看到這樣的現象:婦科專科門庭若市,想要一個寶寶的婦女焦急地等待著醫生的“良方”;而在計劃生育手術室,那些幸運地得到上天之賜,擁有了寶寶的婦女卻執意將其扼殺于生命的最初階段。這不禁讓人感覺上天的作弄。然而,有誰想過其中的必然聯系嗎?很多不孕癥患者,很可能就是因一次或幾次的人流經歷,而導致終生不孕。流產導致不孕的原因是什么呢?
原來,人流的手術,會使子宮腔的自然防御能力下降,導致生殖道感染,形成輸卵管阻塞,造成不孕。其次,對女性而言,精子屬一種外來物質,在醫學上稱之為“同種異體抗原”,可誘發女性產生一種叫做抗精抗體的物質。在正常情況下,也就是在子宮沒有受傷時,精子對女方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可是,人流時需要擴開子宮口,手術器具強行將胚胎刮出,這勢必給子宮和宮頸帶來一定程度的損傷。女性若在子宮“受傷”時進行性活動,精子就會刺激女方免疫能力。因此,人流術后的女性朋友,在術后的一個月內一定不要同房,否則引起和不孕癥,后患無窮!
再者,人流對再次懷孕也有不良影響。很多婦女做過人流后,可以懷孕。但是,懷孕的中晚期,卻由于發生陰道不規則出血和等現象而入院。這恐怕又要追溯到曾經做過的人流手術。人流術對子宮內膜的操作可引起,影響胎盤附著及血液供應,致胎兒宮內缺氧,發生胎兒宮內窘迫。此外,人流也可能對宮頸造成不同程度損傷。人流次數越多,宮頸損傷越大,導致內口粗糙、松弛、功能不全,易發生。人流術后子宮肌層受到不同程度創傷,影響子宮肌纖維正常收縮,引起,發生,為預防人流手術對再次懷孕不良影響,人流后再孕最好間隔一年,至少間隔6個月以上。
人流后調養
曾經有人這樣比喻,十月懷胎而后自然生產有如瓜熟蒂落,是一種自然現象,而流產有如生摘青果,強制性地拖拉很容易折斷根蒂,損傷皮肉。因此,流產對于婦女身體的傷害值得重視。
因此,人流后2周的臥床休息是必要的。流產后的婦女不可過早參加體力勞動,否則,易落下“”的病根。在生活方面,應少洗頭、勿喝冷飲、衣物要保暖,預防著涼和,使身體盡快恢復正常。
作為對身體的一種損傷性手術,毫無疑問,流產后要多吃些營養豐富的食品,以及新鮮蔬菜和水果。人流后半個月之內,應多吃些雞肉、豬瘦肉、蛋類、奶類和豆類、豆類制品等。忌食刺激性食品,如辣椒、酒等,這類食品均能刺激性器官充血,增加陰道血流量。此外,要保證補充足夠的鐵質,以預防流產后的發生。補養的時間以半月為宜,平時身體虛弱、體質差、失血多者,可酌情適當延長補養時間。
人流小字典
人流按妊娠月份大小可分為早期人流和中期引產。常用的早期人流手術有吸宮術(負壓吸引術)和鉗刮術兩種。前者適用于10周以內的妊娠婦女,后者適用于10—14周的妊娠婦女。妊娠14—24周,用人工的辦法中止妊娠叫做妊娠中期引產。中期引產可比早期人流難度大,并發癥多,需住院治療。因此,需要作人流的孕婦,應盡早爭取在妊娠10周以內作負壓吸引手術,以減輕流產的痛苦。
人流備忘錄
⒈人流術前1周內應避免性生活。
⒉確定妊娠后,請務必到醫院作陰道分泌物檢查排除炎癥;B超排除宮外孕。
⒊人流中保持穩定心態。
⒋人流手術結束后應觀察2小時。
⒌人流術后休息兩周,使用抗生素,并保持陰道清潔。術后兩周不宜盆浴。一個月內絕對禁止性生活。
⒍人流術后陰道出血超過10—15天,流血量超過月經血量,應及時就診治療。
⒎人流術后1個月恢復排卵,此時可恢復性生活,采取避孕措施,避免再次懷孕。
⒏人流術后最好間隔1年再懷孕,至少也要等待6個月。
反復人流
當前,許多婦女或者由于婚后不想馬上要小孩,或者未婚先孕,或者因為孕早期服用了某些藥物,擔心胎兒畸形等原因,屢屢人流。事實上,反復人流不僅可引起前文我們所提到的盆腔炎、不孕癥,等婦科疾病及妊娠期特有疾病,而且可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癥,月經失調和等。因此,勸誡生育期女性朋友,切莫將人流當成“避孕措施”,必須認真做好避孕,減少人流帶來的各種遺患。
在“人流”高峰到來時
你聽說過嗎?一名12歲的女孩竟在不長的時間內連續做了3次人流。她還是未成年人啊!有的打工妹怕花錢,轉而尋找地下診所或私自服藥墮胎,導致大出血、繼發性不孕者大有人在。無知,或不懂避孕知識“旺”了“人流”市場;卻損害了人流者的身心健康。
京、滬、穗等都市這幾年未成年少女或在校女大學生來做“人流”有兩個高峰期:一個是每年年初的2~3月份,另外一個則是每年的9~10月份。這是因為,每年寒假、新年、和暑假期間是學生們最容易放松并發生性行為的時候。
據某婦產醫院一份報告記錄顯示,目前做大月份引產的婦女中,有50%左右是18歲以下的少女。一位婦產科醫生說,少女和在校女大學生懷孕現象現在已經不稀奇了,應當擺上桌面正視,公開而負責任的性教育無論對少男少女還是對社會都是利大于弊。
該怎么正視該如何疏導和教育?有關衛生專家期待,青春期青少年的性困惑和女學生“人流”現象應受到全社會的關注。
近年美國社會各界均贊成在學校開展青春期性教育,提出“安全性行為”綜合性教育目標,主張學校青春期性教育課程應教會學生使用。同時,美國近年來崇尚性品德教育,提倡以品德為基礎,青春期性教育課程以人格教育為主,促進學生保持童貞,直到他們找到準備與之生活一輩子的人。目前,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傾向于這種觀點,重新回歸忠誠的性行為。
婦產科專家林仲秋指出,在我國越來越開放文明的改革進程中,面對青少年的性問題,應該有與社會相適應和匹配的正確的態度和引導方式,那就是,以開放的心態,跟上他們的要求,正視他們的問題,教會他們對自己和他人負責任的方法。對“性”要有嚴肅負責的態度,這是家長、教師應該向孩子所作的教育。否則,就會造成人流者生活、心理難以挽回的損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