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四肢與頭腦的真正關系
時間:2024-10-16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生活中流行著 “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的說法,但你讀完后面的文章你就知道,他們不僅能夠擁有強健的身軀,還能擁有強健的大腦。最新完成的一項研究成果徹底顛覆了這一觀點:多年的技能訓練使運動員的大腦更為復雜,其雙側丘腦和左側運動前區(qū)的灰質密度明顯高于普通人。今天你運動了嗎?
“灰質密度即神經(jīng)元的密集程度,灰質密度較高者,在神經(jīng)傳導、信息傳遞等方面就更具有優(yōu)勢。這好比高速公路,地基越扎實,路面狀況越好,車行速度越高。”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魏高峽博士解釋說。她和羅勁等人首次采用核磁共振技術,對我國極具金牌優(yōu)勢的跳水運動員進行了大腦結構的探索性研究。該研究選取了年齡在13歲—17歲之間、國家健將級別、平均訓練年限達到10年以上的優(yōu)秀跳水運動員12名(男女各6名),與在年齡、體重、人數(shù)等人口學因素上相仿的中學生進行對照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優(yōu)秀跳水運動員的大腦結構與普通人之間的確有所不同,他們在雙側丘腦和左側運動前區(qū)的灰質密度顯著高于普通人。
“我們的研究成果表明,運動員非但不是許多人所認為的‘頭腦簡單’,其與運動有關的大腦組織和結構更為復雜。”魏高峽博士說,運動訓練不僅僅改變了肌肉和動作,還改變了大腦結構。
以往研究發(fā)現(xiàn),運動病癥(如亨廷頓癥和帕金森癥)患者丘腦灰質密度會顯著降低。本研究結果不僅從另一方面證實了丘腦的灰質密度與人類的運動行為有某種程度的相關,也提示康復性訓練可以顯著增加人腦的灰質密度。魏高峽博士認為,該項研究成果為臨床運動病癥的治療途徑提供了新的證據(jù)和啟發(fā),對于運動病癥患者的康復具有現(xiàn)實意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