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注意調節居室溫度
時間:2024-10-15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隨著“冬至”節氣的降臨,氣候已步入真正意義上的數九寒天。寒冷和防寒將是我國絕大多數地區人們關注的話題。冬季里,人體對氣象環境尤其敏感。例如光照強烈時,人體會感到溫暖舒適;而室外迎面的吹風,給人的感受則是刺骨般的寒冷。當然,人們在冬季最關注氣溫高低是沒錯的,但更要關注居住溫度及其變化。
居住溫度包括居室環境溫度與睡眠環境溫度。
冬季居室氣溫是否適宜,與各地氣候有關,與當時的室外氣溫有關,與人的穿衣多少也有關系。人體正常體溫為36℃至37℃。當室內溫度為20℃左右時,穿一件襯衣,衣服表面溫度約為32℃;如再加一件背心和外套,衣服表面溫度則為26℃左右。衣服越多,衣服表面溫度與環境的溫差就越小,人體熱量散發也就越小。所以,當人們從一種溫度環境進入另一種溫度環境,就要適時增減衣服,以維持人體的適宜溫度。具體到冬季,室內溫度不宜過高,否則,室內外溫差太大,人體因難以適應而容易誘發感冒等病癥。據專家研究,冬季最適宜的居室氣溫,雖然沒有固定的數字,卻有一個適宜的范圍:17℃至23℃。超過這個范圍,不僅造成體感不適,易致疾病,而且還影響高級神經活動和植物神經機能,會使人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精確性和協調性變差、反應速度降低等等。例如,冬季穿衣太多,人就會感到煩躁;而猛的將衣服脫得過多,又會冷得直打寒顫,這些都是由肌膚表面溫度不適引發的。
人在冬季睡眠時,最直接的環境溫度就是被窩。利于人體睡眠的被窩溫度也有個適宜范圍,以32℃至34℃為最佳。溫度過低,人體與被窩的熱交換時間過長,皮膚因受寒冷刺激,必然會引起大腦皮層興奮,這當然不利于休息和消除疲勞;溫度過高,則人體新陳代謝過旺,能量消耗增大,汗液增多,醒后仍會感到疲勞、困倦,且容易受涼,對健康也是不利的。所以,冬季臥床前,最好能用電熱毯或熱水袋焐一下,使被窩溫度提高到利于人體睡眠和健康的適宜范圍。
居住溫度包括居室環境溫度與睡眠環境溫度。
冬季居室氣溫是否適宜,與各地氣候有關,與當時的室外氣溫有關,與人的穿衣多少也有關系。人體正常體溫為36℃至37℃。當室內溫度為20℃左右時,穿一件襯衣,衣服表面溫度約為32℃;如再加一件背心和外套,衣服表面溫度則為26℃左右。衣服越多,衣服表面溫度與環境的溫差就越小,人體熱量散發也就越小。所以,當人們從一種溫度環境進入另一種溫度環境,就要適時增減衣服,以維持人體的適宜溫度。具體到冬季,室內溫度不宜過高,否則,室內外溫差太大,人體因難以適應而容易誘發感冒等病癥。據專家研究,冬季最適宜的居室氣溫,雖然沒有固定的數字,卻有一個適宜的范圍:17℃至23℃。超過這個范圍,不僅造成體感不適,易致疾病,而且還影響高級神經活動和植物神經機能,會使人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精確性和協調性變差、反應速度降低等等。例如,冬季穿衣太多,人就會感到煩躁;而猛的將衣服脫得過多,又會冷得直打寒顫,這些都是由肌膚表面溫度不適引發的。
人在冬季睡眠時,最直接的環境溫度就是被窩。利于人體睡眠的被窩溫度也有個適宜范圍,以32℃至34℃為最佳。溫度過低,人體與被窩的熱交換時間過長,皮膚因受寒冷刺激,必然會引起大腦皮層興奮,這當然不利于休息和消除疲勞;溫度過高,則人體新陳代謝過旺,能量消耗增大,汗液增多,醒后仍會感到疲勞、困倦,且容易受涼,對健康也是不利的。所以,冬季臥床前,最好能用電熱毯或熱水袋焐一下,使被窩溫度提高到利于人體睡眠和健康的適宜范圍。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