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抗衰老吃什么?九大長壽秘訣揭曉
時間:2024-10-14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如果我問大家,想要健康嗎?回答一定是肯定的,那我再問大家,想要吃出長壽嗎?我想沒人會反對,對于國內的一些長壽方,大家見的多了,所以今天我們為大家推出一些國外人士長壽的方法。
有人經過潛心研究之后,總結了世界各地的長壽之鄉的人群飲食習慣后,得出了吃出長壽和營養的各個飲食要點。想要活的更上一層樓,快來看看吧。
英國人薩利·比爾曾經因為營養不平衡而倍受亞健康的折磨,后來她專心研究營養問題,創辦了“營養療法”,恢復了身心健康,從而體會到營養和健康對于人生的魅力。于是她放棄了原來的工作,專門從事營養和正確生活方式的研究,成為健康長壽方面的世界級專家。薩利·比爾長期在世界各地調查最長壽的人群,她到過百歲老人集中的日本沖繩、以地中海飲食著稱的希臘的西米、很少有人得病的巴基斯坦的罕沙、我國著名的長壽之鄉巴馬等5個地區,研究這些人群保持青春、健康生活的原因,發現并歸納總結出健康長壽的秘訣。
秘訣之一:只吃你所需要的食物。
沖繩、巴馬等地的人們有一個共同特點,他們的飲食很有營養但熱量很低。他們吃的相當數量的食物都是新鮮的、天然的、未經精細加工的,比如水果、蔬菜、全谷類食物,這些食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纖維素和有益脂肪。而像肉類和奶酪之類的飽和脂肪吃得很少,經過加工的碳水化合物如白面、大米吃得也不多。簡言之,就是只吃需要的食物,多余的一概不吃,吃得好而不多吃。有一個規律:吃得少,活得更年輕。每天攝入食物不要超過2200卡路里的熱量,而發達國家的美國人每天攝入食物熱量平均超過3300卡路里。過多的攝入各種食物,也是美國人患病較多、壽命相對不太長的主要原因。
秘訣之二:吃各種水果和蔬菜。
以前,蔬菜和水果好像是飲食中的灰姑娘,常常被人忽略;現在人們逐漸認識到了它們的重要性,也往往由于各種原因,吃不到量。醫生和營養學家的抗癌建議是:每天應該吃5種以上蔬菜和水果,而大多數人吃不夠。那些長壽地區的人群,平均每天要吃10種蔬菜和水果呢。可以嘗試著每天吃不同顏色的食物,分別是紅色、藍色、紫色食物,往往具有抗衰老和抗癌作用。紅葡萄酒富含抗氧化劑,可以適度飲用。專家建議:男性每天兩杯、女性每天一杯就可以了。 #p#副標題#e#
秘訣之三:盡量多吃生鮮膳食。
長壽人群幾乎都喜歡生食。水果生食無可非議,可是蔬菜、主食就不然了。其實,蔬菜和主食也應該盡量減少加工的時間。罕沙人做薄餅的時候,一兩分鐘就好,谷物中的維生素E大部分被保留下來了。沖繩人在極短的時間、用旺火炒菜,也是為了保留蔬菜的新鮮和清脆。生鮮食物會產生對生命至關重要的酶。生命的運轉,使人體內部進行著成千上萬的生化反應,酶就是這些活動的“領導者”。酶的產生速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鮮活食物都含有豐富的酶,可以幫助人體驅除有毒物質,保持健康狀態。不過,只要加熱,食物中的酶100%都會被殺死。
秘訣之四:少吃肉,多吃植物蛋白。
處于長壽地區的人群,一般都沒有更多的肉食來源,所以他們每星期只吃一兩次肉,或者在蔬菜中加一點肉作調味。肉食含有大量有害的飽和脂肪,以少吃為好。而且他們吃的肉與我們吃的肉也不一樣,他們的肉食來源大都是在自然環境下放養的豬、牛、羊,吃的是有機環境下的草料,基本無污染;而我們在超市里購買的肉食,大都來自于工業化喂養的飼養場,這些肉不少是吃生長激素長大的,肥胖且含有抗生素,加工成為肉食以后,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激素殘留、抗生素殘留問題--這樣的肉就更應該少吃了。但是肉食又是脂肪的主要來源,不吃似乎又有營養不夠的問題,怎么辦呢?那就用植物蛋白來替代,比如豆類食物,尤其是大豆,堅果和魚卵也是不錯的脂肪來源。
秘訣之五:食用有益脂肪。
長壽人群的食譜有一個共同特點:食物中沒有致命的脂肪,但有大量的修復脂肪,而西方人普遍在食譜中把這兩種脂肪含量弄顛倒了。如果關心自己的健康,那你就應該知道飲食中應該攝取哪些脂肪,應該避免或者盡量少攝取哪些脂肪。長壽地區的人從堅果、種子和魚類中攝取必要的脂肪,或者從橄欖油中攝取單不飽和脂肪;而很多發達國家的人卻偏向于從肉類和奶酪攝取飽和脂肪,造成變異脂肪,促使人們肥胖和衰老。如今,食用油越來越不像是食用油了,它們大都被加工到一個非常高的溫度,提煉、漂白,提高它的保質期。在高溫加工過程中,它的化學結構已經改變,而人們再用它加工食品,特別是高溫的油炸食品,使其化學結構進一步改變,產生致癌物質苯并比!怎樣避免這些危險的脂肪--食用油呢?營養學家告訴我們,除了橄欖油以外,菜籽油、瓜籽油也都是不錯的選擇,但也應避免高溫加工。#p#副標題#e#
秘訣之六:食用全谷類食品。
白面包和精米如今已經是都市人的主食,但是,人們也許不知道,或者說不曾留意,其在加工過程中營養成分大量流失。精加工的小麥的胚芽和殼被統統去掉,因此小麥中的全部纖維和87%的營養物質也被去掉了;沒有經過精細加工的面粉--全麥面和糙米,包含著多種維生素和植物纖維,因此它們能夠促進人們的健康,所以,我們應該吃全谷類食物。
秘訣之七:排毒,而不是積聚毒素。
經濟的發展,使人生活越發安逸,可現代生活也帶來許多問題:出門就會吸入汽車尾氣、飲食就會攝入諸多毒素的食品,加上工作和生活節奏加快、壓力增大……這些都會使體內積聚一些毒素,如果不能夠及時排出,就會成為患病的根源。美國的赫伯特·希爾頓18歲的時候發現,家里農場的牲口每次生病就有幾天不吃不喝,之后就康復了。希爾頓自己試驗了幾次禁食以后,明顯地感覺精神煥發,他開始研究所有關于禁食和營養學的知識,并成為著名的養生學家。后來,他在田納西州開設了一家自己的健康學校,指導那些慕名而來、患有各種疾病的人,包括一些嚴重不可治愈的患者,如何禁食,如何飲水。因此,他的名聲大噪,后來他寫了一本暢銷書《禁食延長你的生命》。很多長壽者都贊同采取一些辦法定期排毒,比如禁食和出汗等等,試著把污染和垃圾食品造成的毒素排出去。
除此之外,每天喝2000毫升左右的水也很重要,水會稀釋血液,幫助把毒素排出去。
秘訣八:選擇有益大腦的食物。
有資料表明,我們祖先以魚肉為主食,才使人們進化成現在這樣的顱骨,一個巨大的、智慧的大腦。人腦最需要二十二碳八烯酸,即DHA--所謂“腦黃金”。我們都知道,堅果類食品有益大腦,除此之外,魚類中鮭魚、鯖魚、金槍魚、沙丁魚的魚油是DHA的良好來源。沖繩島位于海洋的包圍之中,沖繩人魚肉也吃得最多,所以也健康長壽。
秘訣九:吃有機食品,不吃轉基因食品。
有機食品與其它食品的區別在于,在其生產加工過程中絕對禁止使用農藥、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質,并且不允許使用基因工程技術。長壽地區的人們吃的大都是有機食品,他們不使用殺蟲劑、化肥,使用的是農家肥,莊稼長得照樣挺好,而害蟲基本上都被鳥兒和其它昆蟲吃掉了,所以也不用使用農藥。因此,他們的食物中不存在激素殘留、農藥殘留問題。轉基因食品是科學家從有機體中取出基因植入另一種有機體中,目前仍有諸多未知因素,因此,也不宜食用。
薩利·比爾歸納總結的這些長壽秘訣,和他所倡導的健康生活方式,已經成為歐美等發達國家“健康行”計劃的理論基礎,已經悄然流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