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南山:七八分飽最健康
時間:2024-10-13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1.我的飲食習慣
我不太贊成早餐少吃的說法,這要因人而異。我吃的早餐包括一杯牛奶、幾片面包、一碗白粥、一盤蔬菜,一個鮮橙,或者是一杯鮮榨的橙汁,還有奶酪、吐司、兩個雞蛋清和一個蛋黃。我上午一般工作繁重,精力也好于下午,吃得多些,要靠這些食物作為動能。
雞蛋黃中含有較多的膽固醇,但是雞蛋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容易消化吸收,蛋黃中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固醇類、蛋黃素以及鈣、磷、等維生素。這些成分對增進神經系統的功能大有裨益,因此,雞蛋又是較好的健腦食品。對老年人來說,雞蛋一般不易消化,但吃煮熟的雞蛋,是煮到蛋黃剛剛成為固體,比較好消化,易吸收。
我的晚餐一般來說是比中午更清淡,哪怕是參加晚宴,也選擇一些清淡的東西吃。白薯、薯類、玉米,雜糧也選擇吃,在以前特別注意吃這些東西。以前是選擇厚味的,但是像紅燒肉這些厚味的一般都是含膽固醇高的?,F在并不是憑味道來選擇,而是憑需要來選擇。我認為一個人能夠比較早意識到這方面是很好的。因為肉食在任何時候對很多人都是有吸引力的,但是具體到個人,常常不需要那么多。
中國人喜歡滿足口感,廣東人更是這樣。對食物的選擇根據營養需要,考慮膳食平衡搭配,我年輕的時候根本不會考慮,一直到中年,一直到50多歲以后還沒有考慮到這點,特別是血脂比較高也沒管它,心臟有了問題,才比較重視了。所以早重視的話就會好,人在年輕時就應該有這個知識,越早越好。
我平時基本不用滋補品,用多種維生素。當然現在很難說有什么明確的感覺。是從理論上覺得應該加,應該補充。因為我們的飲食里的營養有時候不一定夠。應適量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不久前,維生素在太平洋兩岸再次成為熱門話題。美國2007年出版的國際權威醫學刊物《美國醫學會》雜志,發表了一項由多國研究人員共同完成的研究成果。這項研究顯示,服用維生素E死亡率增加4%,服用胡蘿卜素死亡率增加7%,服用維生素A死亡率增加16%。不僅如此,沒有證據表明維生素能延年益壽。
接著,國內某媒體對這項研究進行了報道,掀起了軒然大波。一時間,各種觀點針鋒相對,褒貶不一,老百姓更是無所適從。我個人認為,美國研究表明了維生素過剩會導致副作用,但是根據目前中國人的膳食結構以及地區、城鄉差異,還是應該適當補充維生素。我一直都在吃多種維生素,這個習慣已經保持25年了。我認為這樣才能保證足夠的維生素攝入。
${FDPageBreak}
2.成人也要三分饑
“要想小兒安,三分饑和寒”,這是對小孩的育兒經。其實對于成人來說,三分饑同樣很重要。我非常贊同若要身體安,三分饑和寒,不要吃得太飽,七八分飽最健康,這非常關鍵。一個人每頓飯都有饑餓感,很想吃,說明消化系統很健康,這是好事。
采訪對話:
葉依:“食為天,對‘天’重視的程度,好像大過于對‘地’——健康的重視,盡管健康知識已經在越來越多的人群中普及了。”
鐘南山:“是的,的確不能只顧天,不顧地,往往是我們顧地,是為了有一個更好的天。”
葉依:“關于一日三餐的食量已經有一個朗朗上口的說法,市民也大多記憶猶新: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您認為一日三餐的比例,怎樣才算合理?”
鐘南山:我認為科學的飲食習慣,一日分配應該是“早飯要吃飽,午飯要吃好,晚飯要吃少”。
葉依:“您的飲食結構如何安排?”
鐘南山:“我比較強調膳食結構要合理,并要有意識地增加保護性的營養,如維生素、胡蘿卜素、膳食纖維等,我自己就是這么做的。”吃是本能,是天賜之福,但是人類的知性應該不斷賦予吃更多的內涵。讓我們每個人內心有一個祈禱:不再因為不良的飲食習慣而患病。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