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支招 痛經五類如何改善
時間:2024-10-13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月經前、月經后、經期的腹痛稱為痛經。痛經是因為經血停滯體內,所以經期不能吃生冷食物。那么痛經分哪些類型?女性朋友痛經怎么辦?該如何緩解痛經呢?下面小編將為您支招痛經的調養,熱敷法、穴道按摩、食物和藥膳,以供參考。
1、痛經的類型
1)血虛型:宜補中益血。
經色淡紅而量少,臉色蒼白或萎黃,精神疲勞倦怠,小腹隱隱作痛(痛時用手按壓會較為舒服)。
2)腎虛型:宜調補肝腎。
經色淡紅量少,經后小腹空痛,腰部酸軟,肢體無力。
3)氣郁型:宜理氣行滯。
經前或來經時小腹和乳房嚴重脹痛,行經量少,來經無定期。
4)血瘀型:宜活血化瘀。
經前或行經時腹部刺痛、不能按壓,經量少,血色紫黑有血塊、有時血塊排出則疼痛減輕。
5)風寒型:宜溫經散寒。
經前或行經中小腹絞痛,身體冷感,腹部不能按壓,經量少,色暗紅或黑。 #p#副標題#e#
2、中藥治療方劑
實證體質
病痛較激烈,腰酸較嚴重,有腹脹的情形,壓下時會覺得不舒服。常發生在月經前,月經完后即次第地疼痛減少。治療時屬于因風、冷所造成者,常用“溫經湯”、“生化湯”之中藥處方治療。若因精神上之壓力所造成者,大部分會有心腹疼痛、或迄腰脅部疼痛,治療時則多用“加味逍遙散”治療。若有瘀血或經血紅紫、排出不暢時,則常用“桂枝茯苓丸”之中藥方劑。
虛證體質
腹痛較和緩,用力壓腹部則覺得較舒服,所以會喜歡用手壓。經痛多出現在月經后,經色淡而量少。屬于身體虛弱而無力氣者(即傳統中國醫學之氣虛)則宜用“補中益氣湯”治療。若屬于貧血,手腳冰冷者則宜用“四物湯”與“小建中湯”一起并用治療。
生化湯
(1)組成:當歸、川芎、桃仁、黑姜、炙甘草。
(2)功用:活血行瘀,溫經止痛。
(3)主治:
a、用于產后,見惡露不行,或行而不暢,少腹疼痛,但坐月子期間,原處方不宜服用過久,免得惡露不止,通常建議服用7天即可。
b、產后常用為調理之劑。亦可預防產后感染。
c、本處方也可以用來減緩經痛,但因為本處方不是止痛藥,所以建議會經痛的讀者,于月經來的第一天,只要見到紅褐色的分泌物即開始服用,而不要等到下腹部非常疼痛時才服用,那可緩不濟急喔。
(4)適用:陽虛證體質,即寒證體質。
(5)注意事項與禁忌:陽盛體質、陰虛體質或感冒咽喉痛期間不宜服用。
從傳統醫學角度來看,氣血相行,即血行是靠著氣的推動,氣行血就行,氣不通則血不行,血不行則痛,所以傳統上中醫多建議經期期間禁食生冷與寒涼的食物。若有生理期不適癥狀,來經后一周(第7~15天)是吃補調養的最佳時間。此外對于一些常見又不嚴重的痛經,不妨在中醫師的評估下,于月經來潮的第一天,就開始喝生化湯茶包,一般人對生化湯的印象,以為只有在剛生產過后才可以喝生化湯,事實上生化湯可以去瘀血生新血,不僅可以減少疼痛、治療痛經,也可以幫助子宮收縮和排出血塊。另外在月經結束后,如果體質并不特別燥熱的情形下,也可以在中醫師的建議劑量下,服用一點四物湯,對身體多少有一點幫忙,如果忙碌的您沒有時間熬藥,也有四物丸、四物沖劑,甚至四物湯的藥粉提供您選擇。#p#副標題#e#
3、痛經的調養
(a)熱敷法
暖暖包:可將暖暖包隔著一層衣物,放在腰部或下腹部疼痛部位上,對舒緩疼痛非常有效,也可在反胃時放在胃部,雙腳無力時放在襪子上。
熱毛巾:將熱毛巾輕輕敷在感覺疼痛的部位,藉由血液循環的加速來舒緩疼痛。
(b)穴道按摩:太沖穴、三陰交穴
用大拇指的指腹面,用力直接壓20秒再放開,默數20下,每個部位重復5、6次,直到所按壓部位感到酸麻脹痛為止。
(c)建議的食物及藥膳:
經痛茶--痛經黑糖漿
A材料:當歸4錢,川芎3錢,桃仁3錢,黑姜5分,炙甘草5分,黑糖適量
B做法:以上藥材稍為洗過之后,放入三碗冷水,煮滾之后轉小火再煮15分,倒出藥汁,趁熱溶入黑糖。
C功效:活血化瘀、溫經止痛。
D適用體質:瘀血體質
E注意事項:感冒咽喉疼痛期間,或陽盛體質的病人不宜服用。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