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適合高血壓患者降壓的4個方法
時間:2024-10-12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高血壓雖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但發病時沒有得到及時救治將會誘發腦溢血、心血管疾病等,嚴重時還會危及人的生命。 高血壓的危害如此之大,必須高度重視。那么日常生活中高血壓患者應該如何降低血壓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中醫降壓的方法。
穴位按摩降壓法:
常按穴位,血壓快降百會穴,在我們頭頂正中線與兩耳之間連線的交點處,是我們治療高血壓的有效常用穴位。因為百會是我們人體幾條經脈交匯之處,是我們人體陽氣聚集的地方,常按可以有效降低血壓??梢杂檬终凭o貼百會穴,順時針旋轉,每次旋轉36圈。還可以多按壓足三里、人中穴、迎香穴、絲竹穴、聽宮穴、曲池穴等。大家記住,按壓穴位時應該在吃飯后半個小時進行,按壓以不出現身體不舒服為準,避免在疲勞、酒醉、剛洗完澡時進行,而且最好在呼氣時進行按壓,這樣才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要每天多按按。
拔罐降壓健康方便:
拔罐可以選取肝俞穴、足三里、心俞穴、承山穴、胃俞穴、三陰交等常用位置拔罐。一般一次拔罐時間不宜超過15分鐘,以10-15分鐘最佳,如果感到緊痛時也應該及時拔除罐。每次拔罐后應該在皮膚顏色恢復正常后再進行下一次拔罐,并且保證拔罐后24小時內拔罐區域不接觸水。拔罐前與拔罐后要記得把罐清洗干凈,完全消毒。在拔罐時我們因注意酒精的使用安全,在每次使用酒精時及時蓋好酒精瓶蓋,避免不必要的事故發生。拔罐適合長期堅持,才能起到效果。
刮痧有效降壓:
高血壓可以在刮痧時選取我們頭頸背部的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還可以刮印堂穴、人迎穴、風池穴、曲澤穴、曲池穴、合谷穴等。我們可以用光滑的刮痧板(也可以選用光滑的陶瓷片或者湯匙),涂上刮痧油(也可以選用大寶等常用護膚品,植物油也可以)用瀉法點狀刮擦穴位、從上到下刮擦督脈、從下而上刮擦足太陽膀胱經,直到刮痧痕跡出現。在刮痧時要順著一個方向,不適合在有皮膚瘢痕、潰破、出血的皮膚上進行,還不適合老年人與重癥高血壓合并心、胸、腎的疾病的患者。刮痧降壓適合每日或者隔天一次,5天一個療程,間隔3天再繼續,效果更佳。
睡藥枕降壓法:
枕藥枕,血壓悄然降中醫認為,頭是我們人體經脈、穴位的氣血所匯聚之處,在頸項部施放藥枕可以有效的改善人體血氣運行,使經脈通暢,調節神經系統功能,有效降低血壓。而且藥枕中的有效成分還可以直接作用于局部皮膚,起到消炎止痛、鎮靜止痛的作用。以下是常用的藥枕處方:
1、平肝降壓枕。只需草決明、丹皮、生石膏、紫草、白菊花、夏枯草、苦丁茶、荷葉、川芎各100g,曬干后弄成粉末,放入枕頭中即可??梢云礁吻鍩?,降血壓。
2、蠶沙菊草蒲枕。只需要晚蠶沙、白菊花、夏枯草、燈芯草、石菖蒲各200g,做法同上。可以用于清熱解毒,降低血壓。
3、桑菊枕。只需要桑葉、菊花各500g,薄荷30g,冰片20g。只要將桑葉、菊花、薄荷曬干弄成粉末,加入冰片攪勻即可。可以用來治療動脈硬化、頭暈目眩、高血壓等。 #p#副標題#e#
高血壓不可怕,只要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長期堅持治療,相信可以把血壓降下去,保持正常平穩!其實除了上述一些方法外,還可以通過服用一些中成藥降壓,服用某些藥物降壓前最好向相關的醫護人員咨詢方可服用。
一、安宮牛黃丸:
組成:牛黃、水牛角、天麻、郁金、冰片等。功效:清心涼肝,熄風潛陽,平肝降壓,安宮定驚。用于心腦郁熱,頭暈目眩,煩躁易怒,心悸不寧,咽干夜渴,肝陽上亢,頭痛項強,身熱面赤,眩暈欲嘔。主要用于高血壓、高血壓危象、高血壓腦病等。
二、復方杜仲片:
組成:杜仲、夏枯草、鉤藤、益母草等。功效:清肝降壓。主治肝陽上亢見有熱象的高血壓病,頭暈、頭痛、心煩、耳鳴等。
三、降壓沖劑:
組成:臭梧桐根、羅布麻、鉤藤、野菊花、吳茱萸、槐米。功效:平肝潛陽,降血壓。
四、降壓袋泡茶:
組成:夏枯草、茺蔚子、決明子、黃芩、鉤藤、茶葉。功效:清肝涼血,降壓。主治肝熱,肝火上炎所致的高血壓病。
五、局方牛黃清心丸:
組成:當歸、川芎、甘草、山藥、杏仁、大棗、白術、柴胡、阿膠、干姜、白芍、人參、神曲、肉桂、麥冬、蒲黃、黃芩、大豆黃卷、牛黃、麝香、冰片、羚羊角、朱砂、雄黃、桔梗、茯苓、防風等。功效:清心化痰,鎮驚祛風。用于痰、熱、風所致之高血壓。#p#副標題#e#
六、龍膽瀉肝丸:
組成:龍膽草、黃芩、梔子、澤瀉、木通、車前子、當歸、生地黃、柴胡、生甘草。功效:清肝熱,利濕熱。用于肝膽濕熱之高血壓。
七、脈君安:
組成:葛根、鉤藤等。功效:平肝熄風,解痙止痛,降血壓。用于肝陽偏亢,肝風上擾之高血壓。
八、腦得生:
組成:三七、川芎、山楂、葛根、紅花。功效:醒腦開竅,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用于痰瘀互阻之高血壓。
九、牛黃降壓丸:
組成:牛黃、羚羊角、珍珠、冰片、郁金、黃芪、白芍、水牛角粉、雄黃、黨參、草決明等。功效:清心化痰,鎮靜降壓。用于肝火亢盛,頭暈目眩,煩躁不安,痰火壅盛之高血壓。
十、清腦降壓丸:
組成:夏枯草、黃芩、生地、決明子、磁石、鉤藤、地龍、珍珠母、丹參、槐米、當歸、牛膝、水蛭。功效:清肝瀉熱,熄風潛陽,化瘀生新。用于肝陰不足,肝陽偏亢,風邪內生,血壓偏高所致的病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