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健身 你該怎樣持續
時間:2024-10-2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許多人有過這樣的經歷,辦了健身俱樂部的年卡,結果一年只用了幾次;本來說好和朋友一起去練普拉提,因為應酬,固定的運動項目又要缺席;周末約好了和朋友球場相會,可臨時加班卻不得不爽約……事實上,你大可不必為此疚或遺憾,因為健康運動不一定非得裝備齊全在運動場所跑啊跳啊,只要有,平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點滴習慣同樣能起到很好的鍛煉效果。
什么是溫和運動
近年來,有關專家提出了溫和運動的新觀點,溫和運動就是一種低強度、低能量消耗的運動模式,也稱“適度運動”。所謂適度,大約是每周消耗2000千卡熱量的運動量,即相當于打2~3小時的乒乓球,分攤到每天,大約只要累積相當于半小時溫和運動的活動量,而這些活動量可以來得非常簡單,如下公共汽車后快走15分鐘回家,再做20分鐘的其他體力活動就夠了。溫和運動可以調節心情,化解不良情緒,具有宣泄功能,可以釋放內心的壓抑,忘卻煩惱,同時也可以帶來身心上的愉悅。
持續地、適度地運動可使人精神振奮,因為這樣的鍛煉促使大腦分泌更多的“愉快素”。反之,激烈地、過度地運動卻使茶酚胺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多,使中的T淋巴細胞減少,并抑制B淋巴細胞的生物活性,降低免疫功能。因此,超負荷運動后人體極易,甚至加重已患疾病的病情。過度運動顯然對身體不利。也有很多人只在有時間或有心情時才偶爾做運動這種偶爾為之的“運動”,對健康更是無益,它很容易破壞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過程,甚至還會加重器官的,導致壽命縮短。[NextPage]
簡單易行的溫和運動
如何掌握合適運動量進行“溫和運動”?目前比較公認且簡便易行的評判標準是:以每次鍛煉之后,感覺不到過度疲勞為適宜。也可以用脈搏及心跳頻率作為運動量的指標,若運動量大,心率及脈率就快。對于正常成年人的運動量,以每分鐘心率增加至140次為宜;老年人的運動量,以每分鐘增加至120次為宜。每個人每天都能累積相當于半小時的“溫和運動”,比如騎自行車上下班,乘公交車提前一站下車步行,不乘電梯而爬樓梯,早晚散步等等,其活動量就基本夠了。選擇了適度的“溫和運動”方法,就要持之以恒養成習慣,“溫和運動”是持續的鍛煉,它對人的意志和毅力是一個的考驗,只有鍥而不舍的人,才能享受到它帶來的健康快樂。
提倡溫和運動
關于運動和健康之間的關系,主流健康專家的觀點是——適度運動有利健康。權威醫學讀物《新英格蘭醫學雜志》曾對哈佛大學的16936名畢業生進行長達16年的追蹤調查,結果發現,喜歡參加體育活動的人的死亡率為根本不參加體力活動人的一半;當人30歲以后,由于身體的各項生理機能以每年0。75%~1%的速率下降,不運動的人和坐著工作的人,生理機能退化的速率是經常鍛煉者的兩倍。
不過,醫學專家們重點指出的問題是,經常鍛煉并非特指激烈的體育運動,而只要是適度、適量地運動和活動,都能起到鍛煉效果。30歲以后的人,尤其是工作中已有大量體力透支的人們,更適合這種不用刻意的運動方式。
因人而異選方式
推薦走路、勞動等溫和運動,并不意味著就不要打球、負重等其他運動了。只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并做到時間、量以及強度的臺理化,都是有益健康的事情。
在運動方式選擇上,可以根據年齡、身體特點等因素來選,如老人選擇散步、跳交誼舞、太極等項目,年輕女性選擇瑜伽、普拉提、體操等;瘦弱者選擇有助于增強體魄的引體向上、俯臥撐、器械體操等項目。
也可以根據個人性格特點來選,如性格的選多變的球類比賽,以增強應對能力,膽怯者選擇、溜冰等需要克服膽怯心理、挑戰自己的活動,孤僻型性格的人選籃球、排球等團隊運動,增進交流的能力,急躁型的人選下棋、打太極拳等培養穩健性格的運動。
如何能持續運動
只要您愿意,時間都可以開始運動,永不嫌晚。當然,持續有恒的運動,需要一些動力,以下提供參考。
1、為了健康運動:持續的運動可幫助身體調節荷爾蒙的濃度,對抗,像乳癌等;還可刺激大腸的蠕動,降低有害物質與腸壁接觸的時間,減少罹患的機會。
2、選擇喜愛的運動:一步一步來,選擇您最喜歡的運動,從最簡單的開始,容易獲得成就感。
3、設定合理的目標:應該先了解自己可以達到什么狀況,設計一個適合的運動時間表,運動才能持續。
4、調整適合自己的運動:適當的運動比激烈的運動要好,分幾次短時間的運動,比一下子做長時間的運動較能持續。
5、量化且多樣化:一個好的運動計劃,應包含有運動、伸展運動,慢慢地增加運動量。建議您盡量將運動融入生活中,例如爬樓梯、走路、騎腳踏車、做家務等,都是簡單容易的生活運動,或者參加有氧舞蹈,由專人設計課程,可增進興趣與運動,兩者兼得。
6、給自己一些獎賞:想象自己有好的身體、好氣色、有活力的感覺,當您達到目標時,別忘了獎賞自己一下。
7、找同伴一起運動:找家人或朋友一起從事運動,成為伙伴,互相提醒、激勵,有同伴一起運動,會較能持續,但最重要的還是自己養成運動的習慣。
8、預見會遇到的挫折,并準備好克服它:有時時間、生病或是天氣可能會影響運動的進行,中斷常是不可避免,但可以隨時重新開始,無論如何,隨時運動總比不動來的好。
(責任編輯:陳韶鵬 實習編輯:李紫嫣)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