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最青睞這4個場所
時間:2024-10-2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娛樂場所、醫院學校、賓館酒店、市場超市,在這些人群密集的地方遭遇火災怎么辦……
究竟是哪些地方最容易發生火災?是什么原因導致了災難的發生?我們帶您共同走進最容易發生火災的娛樂場所、醫院學校、賓館酒店、市場超市,從往日最讓人觸目驚心的火災案例中幫您分析原因,找出應對措施。
★娛樂場所
現代社會,人們對休閑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各種娛樂場所也隨之劇增,有些地區甚至還出現了集歌舞表演、KTV、桑拿浴室、影視放映、住宿為一體的大型娛樂城,規模也從最初的幾十平方米、幾百平方米擴大到現在的幾千甚至是上萬平方米。這些地方人員較為集中,一旦發生火災,極易造成重大傷亡事故。
2002年6月16日凌晨2時40分,北京海淀區學院路20號院內的“藍極速網絡”網吧發生火災,造成24人死亡,13人受傷。
2003年2月16日凌晨4時40分,位于石家莊市友誼北大街上的一家歌舞廳突然發生大火,造成5人死亡。
2005年12月25日晚11時許,廣東省中山市坦洲鎮檀島酒吧發生大火。在僅僅10分鐘的時間里,大火就奪去了26個鮮活的生命。
公共娛樂場所存在大量可燃、易燃物品,如果火源無法控制,極易引發火災事故。一般情況下,因管理不善,娛樂場所里未熄滅的煙頭、燃燒的火柴棍是重要的著火源;液化氣泄漏,電熱器具和電氣線路老化,電器設備布置不規范,造成短路也會引起火災。
解決娛樂場所的消防安全問題,應按照有關消防安全規定,設置明顯的防火標志,如“禁止吸煙”標志等,顧客應嚴格遵守。許多火災就是因為一個未熄滅的煙頭引發的,如吉林中百商廈大火,這是建國以來,吉林省發生死傷人員最多的一次特大惡性火災事故,大火奪走了54人的生命,造成70余人受傷。
對娛樂場所工作人員進行防火安全知識教育,是防止此類場所發生火災的重要途徑。娛樂場所工作人員不僅要學會安全用火,熟知各種避難方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還要學習一些應對火災的基本常識,以便在火災發生時能及時引導顧客逃生。
顧客也要有自防自救的意識,遇到大火首先要找到安全出口迅速逃生。如果安全出口被堵塞,應立即選擇其他逃生途徑。通過窗戶逃生時,必須用窗簾或地毯等卷成長條,制成安全繩,順著繩子下滑自救,但絕對不能急于跳樓,以免發生不必要的傷亡。如果逃生通道被大火和濃煙堵截,又一時找不到輔助救生設施時,被困人員應暫時逃向火勢較輕的地方,向窗外發出救援信號,等待消防人員營救。
★醫院學校
醫院是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場所,多數病人行動不方便,一旦醫院發生火災,將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導致大量人員傷亡。
學校也是弱勢群體較為集中的地方。近年來,學校火災事故頻頻,根據我國教育部、公安部聯合下發的通知表明,2000年以來,全國學校(含幼兒園)共發生火災3700余起,共造成44人死亡,79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2200余萬元。
2000年10月26日,北京協和醫院北配樓工地地下一層發生火災。當時共有9名民工在火災中被困,經消防部門奮力搶救,6人脫險,3人死亡。
2003年11月8日凌晨1時50分,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醫院突發重大火災,造成7人死亡。
2005年12月15日,遼源市中心醫院發生特大火災,造成39人死亡。
2002年1月4日晚9時許,某高校一公寓523宿舍發生一起火災事故,價值4000余元的學生個人財物被燒毀。
2003年4月7日,俄雅庫特共和國一鄉村學校的校舍也曾發生火災,造成22人死亡。2003年4月10日凌晨,俄羅斯達吉斯坦共和國馬哈奇卡拉聾啞寄宿學校發生火災,造成28名學生死亡。
2004年10月2日晚8時25分,某高校11號公寓301宿舍發生一起火災事故,價值5000余元的學生個人財物被燒毀。
醫院病房和學生宿舍發生火災,大部分是亂拉亂扯電線、違章用火用電引起的,使用大功率電爐、電熱器,導致電路超負荷引起的火災時有發生。在室內焚燒信件、抽煙、床頭點蠟等,都易引起火災。還值得注意的是,在打雷時,請注意關掉電視、電腦等電器,拔掉電源插頭,以防建筑物或設備接地不良,雷擊引起火災。
醫院和學校要配備滅火設備,所有人員必須會使用。如果火勢很大,不要急于滅火,逃生才是首選。逃生的方法很多:可用濕毛巾或脫下衣服用水打濕后捂住口鼻,貼近樓板或者干脆蹲下來爬出火場。如果樓梯被煙火封住,在煙霧不大的情況下,可用濕棉被等物蒙在身上做防護迅速沖出火海,若煙霧較大時,可根據情況上到樓頂,或者打開窗戶通風,等待消防官兵救援。
★賓館酒店
賓館、酒店內部存在大量的可燃、易燃裝飾材料以及生活用品和辦公用具。一旦發生火災,這些材料燃燒猛烈,塑料制品在燃燒時還會產生有毒氣體,給疏散和撲救工作帶來很大困難。
2003年2月2日下午5時58分,哈爾濱市天潭酒店發生特大火災,33人遇難。
2004年1月30日凌晨3時57分,河南省洛陽市經貿開發區深森賓館發生火災,造成7人死亡,12人受傷。
2005年6月10日中午12時,汕頭市華南賓館發生特大火災,31人死亡,15人受傷。
2006年3月18日晚7時39分,吉林省延吉市新僑飯店發生火災,7層樓全部被燒毀,5人在大火中遇難,2人受傷。
賓館、酒店的人員多,用火用電也多,致使火災蔓延迅猛的因素多。一些賓館、酒店沒有良好的防火分隔和排煙設施,客房的密閉性很強,起火后不易被發現,因而撲救難度大。
賓館、酒店應制訂滅火作戰預案,繪制出以疏散搶救人員為中心的滅火作戰指揮圖和聯絡圖。所有工作人員均應了解和掌握火災時采取的應急措施,客房內最好有專用逃生的手電筒、濕毛巾等,以防萬一。
顧客在進入賓館、酒店后首先要熟悉安全出口的位置。一般情況下,在賓館客房門的背后貼有一張安全疏散示意圖,上面標明了房間所在位置和安全出口的位置,也會用紅色箭頭指明疏散方向。在這里,我們提醒每位顧客,最好能親自沿著所標路線走一遍,熟悉路程,萬一遇到火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從安全出口疏散。我們提醒那些愛抽煙的顧客:住賓館時,不要臥床抽煙,更不要亂扔煙頭和火柴棍。
★市場超市
市場、超市也是人流量較多的地方,很容易發生火災。有的市場存在“二合一”、“三合一”現象,工作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較為淡薄,防火滅火、逃生自救、組織疏散等消防安全常識和基本技能有待提高。
2002年3月1日,四川省南充市亨達副食品市場發生嚴重火災,造成19人死亡,24人受傷。
2004年12月21日清晨7時許,湖南省常德市橋南市場發生火災,過火面積2萬平方米,造成69人受傷,保險財產損失近億元。
2005年10月12日上午11時15分,湛江市霞山區解放東路松林市場突然發生火災,市場900多平方米的攤位檔鋪面目全非,幸無造成人員傷亡。
市場、超市經營面積大,易燃、可燃物品多,人員流動大,稍有不慎就會引發火災。且火勢蔓延迅速,人員疏散困難。市場、超市的另一個特點是,電器設備品種繁多、線路復雜,長時間使用,容易發生短路等現象,引起火災。
大型市場、超市要制定嚴格的防火安全制度,層層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確定消防安全責任人,嚴格落實防火巡查制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要確保消火栓、滅火器等消防設施放置到位,完整好用,保證顧客能進行自防自救和在危急時刻逃出火場。
遇到火災時,顧客還要學會利用身邊的物品逃生。如:將毛巾、口罩、紡織品浸濕后捂住口、鼻,利用繩索、布匹、床單、地毯、窗簾來開辟逃生通道;戴上商場、超市所經營的安全帽、摩托車頭盔等,以避免燒傷和被墜落物體砸傷;或利用下水管、房屋內外的突出部位、各種門窗以及建筑物的避雷網(線)進行逃生。在無路可逃的情況下,應積極尋找避難處所,如到室外陽臺、樓房屋頂等待救援。但是,千萬記住,不能乘坐電梯逃生。
究竟是哪些地方最容易發生火災?是什么原因導致了災難的發生?我們帶您共同走進最容易發生火災的娛樂場所、醫院學校、賓館酒店、市場超市,從往日最讓人觸目驚心的火災案例中幫您分析原因,找出應對措施。
★娛樂場所
現代社會,人們對休閑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各種娛樂場所也隨之劇增,有些地區甚至還出現了集歌舞表演、KTV、桑拿浴室、影視放映、住宿為一體的大型娛樂城,規模也從最初的幾十平方米、幾百平方米擴大到現在的幾千甚至是上萬平方米。這些地方人員較為集中,一旦發生火災,極易造成重大傷亡事故。
2002年6月16日凌晨2時40分,北京海淀區學院路20號院內的“藍極速網絡”網吧發生火災,造成24人死亡,13人受傷。
2003年2月16日凌晨4時40分,位于石家莊市友誼北大街上的一家歌舞廳突然發生大火,造成5人死亡。
2005年12月25日晚11時許,廣東省中山市坦洲鎮檀島酒吧發生大火。在僅僅10分鐘的時間里,大火就奪去了26個鮮活的生命。
公共娛樂場所存在大量可燃、易燃物品,如果火源無法控制,極易引發火災事故。一般情況下,因管理不善,娛樂場所里未熄滅的煙頭、燃燒的火柴棍是重要的著火源;液化氣泄漏,電熱器具和電氣線路老化,電器設備布置不規范,造成短路也會引起火災。
解決娛樂場所的消防安全問題,應按照有關消防安全規定,設置明顯的防火標志,如“禁止吸煙”標志等,顧客應嚴格遵守。許多火災就是因為一個未熄滅的煙頭引發的,如吉林中百商廈大火,這是建國以來,吉林省發生死傷人員最多的一次特大惡性火災事故,大火奪走了54人的生命,造成70余人受傷。
對娛樂場所工作人員進行防火安全知識教育,是防止此類場所發生火災的重要途徑。娛樂場所工作人員不僅要學會安全用火,熟知各種避難方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還要學習一些應對火災的基本常識,以便在火災發生時能及時引導顧客逃生。
顧客也要有自防自救的意識,遇到大火首先要找到安全出口迅速逃生。如果安全出口被堵塞,應立即選擇其他逃生途徑。通過窗戶逃生時,必須用窗簾或地毯等卷成長條,制成安全繩,順著繩子下滑自救,但絕對不能急于跳樓,以免發生不必要的傷亡。如果逃生通道被大火和濃煙堵截,又一時找不到輔助救生設施時,被困人員應暫時逃向火勢較輕的地方,向窗外發出救援信號,等待消防人員營救。
★醫院學校
醫院是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場所,多數病人行動不方便,一旦醫院發生火災,將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導致大量人員傷亡。
學校也是弱勢群體較為集中的地方。近年來,學校火災事故頻頻,根據我國教育部、公安部聯合下發的通知表明,2000年以來,全國學校(含幼兒園)共發生火災3700余起,共造成44人死亡,79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2200余萬元。
2000年10月26日,北京協和醫院北配樓工地地下一層發生火災。當時共有9名民工在火災中被困,經消防部門奮力搶救,6人脫險,3人死亡。
2003年11月8日凌晨1時50分,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醫院突發重大火災,造成7人死亡。
2005年12月15日,遼源市中心醫院發生特大火災,造成39人死亡。
2002年1月4日晚9時許,某高校一公寓523宿舍發生一起火災事故,價值4000余元的學生個人財物被燒毀。
2003年4月7日,俄雅庫特共和國一鄉村學校的校舍也曾發生火災,造成22人死亡。2003年4月10日凌晨,俄羅斯達吉斯坦共和國馬哈奇卡拉聾啞寄宿學校發生火災,造成28名學生死亡。
2004年10月2日晚8時25分,某高校11號公寓301宿舍發生一起火災事故,價值5000余元的學生個人財物被燒毀。
醫院病房和學生宿舍發生火災,大部分是亂拉亂扯電線、違章用火用電引起的,使用大功率電爐、電熱器,導致電路超負荷引起的火災時有發生。在室內焚燒信件、抽煙、床頭點蠟等,都易引起火災。還值得注意的是,在打雷時,請注意關掉電視、電腦等電器,拔掉電源插頭,以防建筑物或設備接地不良,雷擊引起火災。
醫院和學校要配備滅火設備,所有人員必須會使用。如果火勢很大,不要急于滅火,逃生才是首選。逃生的方法很多:可用濕毛巾或脫下衣服用水打濕后捂住口鼻,貼近樓板或者干脆蹲下來爬出火場。如果樓梯被煙火封住,在煙霧不大的情況下,可用濕棉被等物蒙在身上做防護迅速沖出火海,若煙霧較大時,可根據情況上到樓頂,或者打開窗戶通風,等待消防官兵救援。
★賓館酒店
賓館、酒店內部存在大量的可燃、易燃裝飾材料以及生活用品和辦公用具。一旦發生火災,這些材料燃燒猛烈,塑料制品在燃燒時還會產生有毒氣體,給疏散和撲救工作帶來很大困難。
2003年2月2日下午5時58分,哈爾濱市天潭酒店發生特大火災,33人遇難。
2004年1月30日凌晨3時57分,河南省洛陽市經貿開發區深森賓館發生火災,造成7人死亡,12人受傷。
2005年6月10日中午12時,汕頭市華南賓館發生特大火災,31人死亡,15人受傷。
2006年3月18日晚7時39分,吉林省延吉市新僑飯店發生火災,7層樓全部被燒毀,5人在大火中遇難,2人受傷。
賓館、酒店的人員多,用火用電也多,致使火災蔓延迅猛的因素多。一些賓館、酒店沒有良好的防火分隔和排煙設施,客房的密閉性很強,起火后不易被發現,因而撲救難度大。
賓館、酒店應制訂滅火作戰預案,繪制出以疏散搶救人員為中心的滅火作戰指揮圖和聯絡圖。所有工作人員均應了解和掌握火災時采取的應急措施,客房內最好有專用逃生的手電筒、濕毛巾等,以防萬一。
顧客在進入賓館、酒店后首先要熟悉安全出口的位置。一般情況下,在賓館客房門的背后貼有一張安全疏散示意圖,上面標明了房間所在位置和安全出口的位置,也會用紅色箭頭指明疏散方向。在這里,我們提醒每位顧客,最好能親自沿著所標路線走一遍,熟悉路程,萬一遇到火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從安全出口疏散。我們提醒那些愛抽煙的顧客:住賓館時,不要臥床抽煙,更不要亂扔煙頭和火柴棍。
★市場超市
市場、超市也是人流量較多的地方,很容易發生火災。有的市場存在“二合一”、“三合一”現象,工作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較為淡薄,防火滅火、逃生自救、組織疏散等消防安全常識和基本技能有待提高。
2002年3月1日,四川省南充市亨達副食品市場發生嚴重火災,造成19人死亡,24人受傷。
2004年12月21日清晨7時許,湖南省常德市橋南市場發生火災,過火面積2萬平方米,造成69人受傷,保險財產損失近億元。
2005年10月12日上午11時15分,湛江市霞山區解放東路松林市場突然發生火災,市場900多平方米的攤位檔鋪面目全非,幸無造成人員傷亡。
市場、超市經營面積大,易燃、可燃物品多,人員流動大,稍有不慎就會引發火災。且火勢蔓延迅速,人員疏散困難。市場、超市的另一個特點是,電器設備品種繁多、線路復雜,長時間使用,容易發生短路等現象,引起火災。
大型市場、超市要制定嚴格的防火安全制度,層層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確定消防安全責任人,嚴格落實防火巡查制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要確保消火栓、滅火器等消防設施放置到位,完整好用,保證顧客能進行自防自救和在危急時刻逃出火場。
遇到火災時,顧客還要學會利用身邊的物品逃生。如:將毛巾、口罩、紡織品浸濕后捂住口、鼻,利用繩索、布匹、床單、地毯、窗簾來開辟逃生通道;戴上商場、超市所經營的安全帽、摩托車頭盔等,以避免燒傷和被墜落物體砸傷;或利用下水管、房屋內外的突出部位、各種門窗以及建筑物的避雷網(線)進行逃生。在無路可逃的情況下,應積極尋找避難處所,如到室外陽臺、樓房屋頂等待救援。但是,千萬記住,不能乘坐電梯逃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