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燈睡覺吃不多也發(fā)胖,人體智力生物鐘分三類
時間:2024-10-2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人一出生,人體器官就按照生物鐘的規(guī)律運轉,違反了這個規(guī)律,身體某些部分的機能就會發(fā)生紊亂;如果生活一直沒有規(guī)律,生物鐘持續(xù)紊亂,肥胖、糖尿病等很可能接踵而至。
1 “生物鐘”孩子誕生了
英國一位某女士結婚生子的時間,是按生物鐘優(yōu)選的。
2005年時,英國的研究人員想利用新興的生物鐘血液檢測,查出每個人的生育時限,從而使人們科學安排生育時間。這位先生聽到這個消息后,挺好奇的,就報了名,并于2006年1月提供了自己的血液樣本。生物鐘血液檢測報告出來了,研究人員指出了該士女的生育年限,並敦促她和未婚夫盡快結婚生子。
還有一位女士,當時31歲,覺得自己還年輕,有足夠的時間要小孩。因此,她本計劃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經營的內衣生意上,并不打算婚后立刻要小孩。但檢測結果說她的生育能力相當于年長6歲的人,這意味著如果她婚后兩年才要孩子,到那時,就相當于其他女性在39歲高齡生育。
“聽到結果,我大吃一驚。我一直都很健康,從未有什么征兆表明自己生育會有問題。真不敢想像自己在39歲生孩子會怎樣。”因此,該女士和未婚夫很快走進了婚姻殿堂,婚后立刻要了孩子。2006年年底,產下一個7斤多重的男孩。這名男嬰成為首例按照生物鐘計劃出生的孩子。
為什么結婚生子的良辰吉日,要憑生物鐘說了算?因為生物鐘控制著我們生命的全部活動規(guī)律,以及生命周期的內在節(jié)律。 #p#副標題#e#
2 身體到處都有子生物鐘
人體中司管時間的系統(tǒng)被稱為“生理節(jié)律”,俗稱生物鐘。其主生物鐘,位于下丘腦SCN核內;子鐘,則位于外周細胞中。
主鐘腦區(qū)有一組神經元,叫“視交叉上核(SCN)”,這組神經元恰好穿過視覺神經,它們相互聯系,接收經由感覺器官(視覺系統(tǒng)等)日-夜回圈的信號。這些信號被傳遞給視丘下部的另一組名為“背內側核”的細胞,這組細胞接著組織起眠-覺回圈,以及其它生命活動,如進食、荷爾蒙分泌等回圈。這個回圈與正常的24小時節(jié)律變化高度同步。
生物鐘基因,是驅動生物鐘的齒輪。科學家發(fā)現在控制生理周期長短的幾百個基因中,減少任何一個基因的表達都會使生理周期發(fā)生重大的改變。生物鐘的相關基因也參與到多種生物活動的過程中,如,胰島素代謝、葉酸代謝以及細胞周期等,這表明這些過程與生物鐘有著密切的關系。
還有一種獨立于基因的另一種生物鐘機制,被科學家稱作第二生物鐘。
科學家發(fā)現,人體器官中的幾乎所有的細胞,都按照太陽的升落,潮起潮落地有規(guī)律地制造著某種蛋白質,這種抗氧化蛋白在細胞新陳代謝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研究人員認為,這種生物鐘的驅動力,來自新陳代謝機制本身。
在這種機制中,激素是信使,主生物鐘通過確定的“化學和激素信號”來調節(jié)著第二生物鐘的時間。
日照刺激還能引起腎上腺中基因表達的變化,以及糖皮質激素的分泌,也就是說,腎上腺糖皮質激素與生物鐘也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自誕生之日起,身材的生長、新陳代謝的過程,以及體力、智力、情緒、心率、呼吸節(jié)奏、血壓、經期等等,都是踩著自然節(jié)律——生物鐘的“交響樂”在“跳舞”的。#p#副標題#e#
3 踩準生物鐘上班效率高
人大腦皮層的不同區(qū)域的功能隨著生物鐘的節(jié)律,時時發(fā)生著變化,如果我們能充分利用生物節(jié)律的高潮期,就可獲取理想的學習、工作和科研成績。
研究結果表明——
上午8~11點,是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活動的最佳時間。同時,這段時間疼痛最不敏感,此時看牙醫(yī)最合適。
上午11~12點,人們此時最為清醒。這段時間易用于解決問題和進行一些復雜的決策。
中午,腎上腺激素分泌逐漸減少,工作效率明顯降低,飯后如能小憩片刻,可以緩解疲勞。
下午2點~4點,腎上腺激素分泌又有一個小高峰,此時也是做重要工作的合適時間段。
下午4~6時,大腦思維活躍。可把一天中較復雜工作放在此時做。
下午5~7時,人體的體溫最高,此時做些鍛煉有助于晚上順利入睡,并提高睡眠質量。
晚上7~10時,可就一些較嚴肅的話題進行討論,也是學習的最好時間。
晚上11~12時,腎上腺激素分泌降至最低谷,各臟器活動減慢,此時最好能上床睡覺。
白天工作不瞌睡,夜間睡覺不起夜,上床很快能入睡,說明生物鐘準時正常,是健康的表現。#p#副標題#e#
4 學生要調好大腦興奮節(jié)律
人的生物鐘,是長時間形成的一種生理反應。生物鐘的形成有兩種原因: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工作環(huán)境長期養(yǎng)成的因素。
因此有些生物鐘是可以調整的。如,外交官和運動員為了適應世界各地的時間差,就得人為地調整自己的生物鐘,努力使自己在最需要體力和精力時,處在最佳狀態(tài)。
智力節(jié)律,即,生物體一天中有時記憶力好,有時則相對較差,有一定規(guī)律。智力節(jié)律就是可以調整的。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規(guī)律,有的人早上5-9時記憶力好,而另一些人則是晚上記憶力好等等。
人體智力生物鐘大致分三類:晝型、夜型、中間型。
晝型,表現為凌晨和清晨體力充沛,精神煥發(fā),記憶力理解力最為出色,如數學家陳景潤、作家姚雪垠都習慣凌晨兩三點鐘投入工作,效率很高。
夜型,是一到夜晚腦細胞特別興奮,精力高度集中,如法國作家福樓拜就習慣整夜寫作,久而久之,他家徹夜不熄的燈光竟成為塞納河上船工的航標燈了。
中間型,介乎前二者之間,清晨和上午學習工作效果特別好,如詩人艾青,在這兩個時段,文思泉涌,妙筆生花。
這些名人正是利用了生物鐘,使才智得以淋漓盡致地發(fā)揮。
青少年正處在學習生活時期,就必須順應學校的學習時間,來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調整自己的生物鐘,讓自己的腦細胞在上午八點開始,就興奮起來,精力高度集中,進入學習狀態(tài)。
高三學生更要重視自己的“生物鐘”。有的同學沒有“生物鐘”意識,復習期間開夜車,睡得很遲,早上只好起得很遲,到了上午10∶00左右還懶洋洋的,興奮不起來。待到高考,進入考場,拿到考卷,大腦細胞遲遲地興奮不起來,怎么辦?#p#副標題#e#
5 點燈睡覺吃不多也發(fā)胖
生物鐘紊亂是很多病的病因。如,美國科學家發(fā)現,夜晚的燈光會讓人發(fā)胖。
科學家們把實驗鼠分成三組,白天讓它們在日光下正常活動,一到夜晚則讓它們分別處于強光、弱光和完全黑暗的環(huán)境中。結果夜晚也“見光”的兩組實驗鼠把一部分進食時間挪到了晚上,一周之后,它們開始發(fā)胖。8周之后,整夜被強光照射的老鼠體重增加了50%,受到弱光照射的增加了1/3,而一直待在黑暗中、仍按正常時間進食的老鼠的體重沒有變化。
之后,研究人員讓這三組老鼠處在同樣的實驗環(huán)境,但只在白天的常規(guī)進食時間喂它們,結果發(fā)現那些“發(fā)福”的老鼠又瘦了下來。
“這說明老鼠發(fā)胖并不是因為夜間多吃了食物,而是因為它們的進食規(guī)律被打亂了,它們在夜里新陳代謝緩慢的時候進食,所以容易造成脂肪堆積。”
科學家說:實驗結果同樣適用于人類。因此人若想變得苗條,莫忘晚上睡覺關燈。
6 睡眠不足會降低免疫力
美國研究人員最近發(fā)現,睡眠不足,可降低人的免疫力、腦力等。
研究團隊以7名年輕志愿者為研究對象,讓他們居住在密閉的房間里,全程躺在床上休息,吃同樣的飲食。第一天,受試者們睡足8小時,第二天與第三天連續(xù)40個小時不睡覺,然后再睡8小時。
研究人員通過監(jiān)測受試者的腦波、測定他們吸進氧氣和呼出二氧化碳的數量,來計算其身體能耗。結果顯示,如果24小時不睡覺,受試者比正常睡覺度過一天時多消耗7%的能量。也就是說,熬上一個通宵,即使什么事也不做,單單保持清醒本身就要消耗相當于一杯牛奶或兩片面包的能量。
研究人員警告說,不要試圖以不睡覺來消耗能量進而達到減肥的目的,因為實驗還顯示,在缺少睡眠補覺時,身體反而會通過減少能耗來“找補”。而此前也曾有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會導致認知功能障礙及肥胖。
缺少睡眠,額外多地消耗能量,對人有什么傷害?科研人員說:人的身體可能利用睡眠時節(jié)約的能量來支持其他一些重要的生理過程,比如鞏固學習及記憶能力、加強免疫功能、生成和釋放激素等。睡眠不足導致的能量損失,可能會使這些生理過程因能量供應不足,而受到影響。
一位患乳腺癌的朋友就說,她病前睡覺一直不好,經常一夜一夜地睡不著覺。#p#副標題#e#
7 生物鐘紊亂可致糖尿病
一項研究表明:生物節(jié)律的紊亂可能是糖尿病和高血糖的部分原因。
這項新研究顯示靠近MTNR1B的基因rs1387153突變后,該突變人群中有20%的人發(fā)展成2型糖尿病。
MTNR1B參與控制褪黑素作用的信號調節(jié)通路,而褪黑素是隨黑夜和白天而改變的控制睡眠和飲食模式的生物鐘。MTNR1B附近的基因rs1387153突變后,導致了MTNR1B紊亂,進而影響到褪黑素水平和睡眠模式,再進一步就擾亂了血中胰島素的水平,阻止了其控制血糖的調節(jié)作用。
還有,我們的能量代謝與我們的晝間活動是保持一致的。即,當我們處于清醒狀態(tài)或進食的時候,充足的葡萄糖進入血循環(huán),為人體大腦、器官及細胞功能提供能量;當我們處于睡眠狀態(tài)或禁食時,肝臟中的糖原轉化為葡萄糖,以維持身體的葡萄糖水平。
科學家最近發(fā)現了一種生物鐘蛋白cryptochrome,它可以以一種特異的方式調控激素,影響肝臟的糖生成。科學家認為,是 Cryptochrome在能量代謝與日間活動和攝食水平之間發(fā)揮協(xié)調作用,如果Cryptochrome異常,將引起生物鐘紊亂,進而導致糖尿病的發(fā)生。
科學家還說:“生物鐘也許能夠影響高血糖素之外的其他的激素,并對新陳代謝產生影響”,如果生物鐘紊亂了,激素分泌紊亂了,就會引起新陳代謝的紊亂,造成各類代謝綜合征的發(fā)生。#p#副標題#e#
8 準時睡覺可調整生物鐘
為什么會出現假日綜合征?因為假日的生活節(jié)奏和平時發(fā)生了急劇的變化,而生活節(jié)奏的急劇變化,導致體內生物鐘無法適應,就會出現慢性生物鐘紊亂的現象。
美國一個研究小組在6名男性工人身上進行了試驗。這6名工人每周輪換一次白班和夜班。科學家說,雖然6人起床時間約有7小時的差別,但體內生物鐘卻只錯開2小時左右,出現了5小時左右的生物鐘紊亂狀態(tài)。
很多人喜歡假日“補覺”,這樣也會打亂人體原有的生物鐘。
睡眠不規(guī)則時,人的整個身體就會進入一種無規(guī)則的狀態(tài)之中,就會造成食欲低下、惡心、心情抑郁,或是無法集中精力等癥狀。
所以,科學家說建議:“要想將生物鐘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就應無論是每晚的睡眠還是白天的小睡,都要盡量保持在同一個時間上床”,節(jié)假日也不例外!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