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老如愛子
時間:2024-10-17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不知你是否留意過這樣一個奇妙的事實:人在生命之初與生命即將回歸之時,有著許多驚人的相似相通之處……
初生的嬰兒并不是小說中所描繪的“漂亮的粉團”。他們滿臉皺紋巴巴,眼睛睜不開,手腳無力,活像一個干癟的小老頭、小老太。
學步的幼兒搖搖擺擺,踉踉蹌蹌;垂暮的老人步履蹣跚,舉步維艱。所不同的是攙扶幼兒的是強壯的臂膀,支撐老人的是無言的拐杖!
牙牙學語的孩子唧唧喳喳瑣瑣碎碎,成年子女跟前的老父老母嘮嘮叨叨羅羅索索。只不過孩子的瑣碎是好奇的發問和希望得到滿足的要求,老父老母的嘮叨是對子女不足的更正和經驗的提醒。
成長中的少年自尊而固執,他們惟恐自己的妥協不能顯示自己的成熟與獨立;賦閑在家的老人同樣倔強而且偏激,他們對自己認定的事情頑固到底,希望以此來證明自己老當益壯,雖者猶能。
人們只道有天真的孩子,卻總忘了還有無邪的老人。孩子天真是因為對未來關好的憧憬和對苦難挫折的無所感知,老人的無邪則是來自于歷經無數人生風雨后的大徹大悟心如明鏡,他們無欲無求無怨無恨,一如天真的孩童。
人生的初始即兆示了結束,這真的是一種十分有趣的生命現象。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人生的這兩個截然不同但卻有著驚人相似之點的階段,所受到的待遇卻有強烈的反差。這種反差的具體表現就是:愛子有余,敬老不足。
對孩子,人們可以盡心盡力,扒心扒肝、而對老人,則顯得過于吝嗇和不恭了,省了物質又省精神,更有甚者,還有對疾病殘廢的老人置之不理者,拋棄者,虐待者……
這實在是一種令人擔心令人惶惶不安的社會現象。我們每個人都會老去,老得如同孩子一樣需要攙扶需要包容。
所以,我以為,尊老敬老不是哪一家的事,更不是哪一部分人的事,它是我們全社會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21世紀的中國,將是一個人口老齡化的大國,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愛老如子”,那么,我們的生命旅途都會變得從容而溫暖,這個世界也將更令人留戀與向往。
初生的嬰兒并不是小說中所描繪的“漂亮的粉團”。他們滿臉皺紋巴巴,眼睛睜不開,手腳無力,活像一個干癟的小老頭、小老太。
學步的幼兒搖搖擺擺,踉踉蹌蹌;垂暮的老人步履蹣跚,舉步維艱。所不同的是攙扶幼兒的是強壯的臂膀,支撐老人的是無言的拐杖!
牙牙學語的孩子唧唧喳喳瑣瑣碎碎,成年子女跟前的老父老母嘮嘮叨叨羅羅索索。只不過孩子的瑣碎是好奇的發問和希望得到滿足的要求,老父老母的嘮叨是對子女不足的更正和經驗的提醒。
成長中的少年自尊而固執,他們惟恐自己的妥協不能顯示自己的成熟與獨立;賦閑在家的老人同樣倔強而且偏激,他們對自己認定的事情頑固到底,希望以此來證明自己老當益壯,雖者猶能。
人們只道有天真的孩子,卻總忘了還有無邪的老人。孩子天真是因為對未來關好的憧憬和對苦難挫折的無所感知,老人的無邪則是來自于歷經無數人生風雨后的大徹大悟心如明鏡,他們無欲無求無怨無恨,一如天真的孩童。
人生的初始即兆示了結束,這真的是一種十分有趣的生命現象。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人生的這兩個截然不同但卻有著驚人相似之點的階段,所受到的待遇卻有強烈的反差。這種反差的具體表現就是:愛子有余,敬老不足。
對孩子,人們可以盡心盡力,扒心扒肝、而對老人,則顯得過于吝嗇和不恭了,省了物質又省精神,更有甚者,還有對疾病殘廢的老人置之不理者,拋棄者,虐待者……
這實在是一種令人擔心令人惶惶不安的社會現象。我們每個人都會老去,老得如同孩子一樣需要攙扶需要包容。
所以,我以為,尊老敬老不是哪一家的事,更不是哪一部分人的事,它是我們全社會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21世紀的中國,將是一個人口老齡化的大國,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愛老如子”,那么,我們的生命旅途都會變得從容而溫暖,這個世界也將更令人留戀與向往。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