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長壽腸中清
時間:2024-10-17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現代醫學認為,人體腸腔內存在大量細菌,人攝食后,食物經咀嚼和胃腸消化成為食糜,其在腸道經細菌發酵分解的產物中含有一系列有毒物質,如醛類、酮類、氨等。這些毒素若被腸道重新吸收進入血液循環,就會給健康帶來危害,甚至誘發惡性疾病。如:
1、膽結石:正常人每天要從大便中排泄相當數量的膽固醇,而便秘者膽固醇的排泄受阻,易在膽囊中沉積形成膽結石。故臨床中便秘者患膽結石人數多。
2、腸癌:據調查,大多數腸癌患者在發病前有較長一段時間的便秘史。嗜好肉食兼有便秘的人腸癌的發病率是常人的2倍。糞便中有多種致癌物,如膽汁酸的分解物就有很強的滲透性和致癌力,便秘使腸道黏膜與致癌物的接觸時間增加,故腸癌發病率增高。
3、乳癌:過去認為乳癌的發病與乳罩過緊及遺傳有關。近年資料表明:每周排便次數在兩次以下者,乳癌的發病率要比每日排便者高出5倍。肥胖婦女兼有便秘者,乳癌的發病率明顯增加。
4、高血壓:由于便秘使膽固醇排泄受阻,血液中膽固醇含量上升,血管易受膽固醇侵襲而發生硬化,血管硬化管徑變細,外周阻力增加便引發高血壓。老年高血壓患者還會因便秘,在排便時用力過猛而誘發中風。
5、頭痛:在偏頭痛和血管性頭痛患者中,患便秘的很多。這是因為便秘者體內毒素吸收增加,血黏度增加,腦血管供血不良易引發血管性頭痛和偏頭痛。
6、心律不齊:便秘者常擅自服用瀉藥,尤以大黃、元明粉、番瀉葉為多。殊不知瀉藥易造成體內電解質紊亂。特別是番瀉葉用之不當可急瀉,引起脫水、虛脫。血鎂、血鉀下降會誘發早搏、心動過速等心律不齊。便秘者若兼有心臟病,濫用瀉藥會有潛在的生命危險。
7、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種病因不明的內分泌代謝病,而以高血糖為其主要標志。臨床中患糖尿病者便秘約占多數,糖尿病患者食肉者很多,多吃肉易引起便秘,患糖尿病者運動量不足也容易引起便秘。
為減少“腸毒”的滯留與吸收,一是少吃葷腥油膩的食物,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以及蜂蜜、核桃、芝麻等潤腸之物;二是要養成規律排便的習慣。元代名醫朱丹溪提倡“倒倉法”,以祛病延年。“倒倉”就是及時排出腸中的糟粕物,吐故納新,保持胃腸道的清潔。還有醫家提出清晨飲一杯清水后慢跑,使清水洗刷胃腸。此外,用少許大黃泡茶,可潤腸緩瀉,促使排便。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