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壓力,有多少減壓選擇
時間:2024-10-13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無處不在的職場壓力
“我常常夢見自己顫巍巍地走在鋼絲上,稍有不慎就會跌入萬丈深淵”、“我覺得自己就像背負著三座大山,累得氣喘吁吁,卻找不到一個可以給予我幫助的人”……很多來訪者這樣向我描述他們在職場如履薄冰、筋疲力盡的情景。盡管這些來訪者的背景不同,但是面對職場壓力,他們的感覺全都一樣:無處可逃!
案例一: 28歲的余艷在一家外企做經理助理。在競爭的壓力下,她利用業余時間拼命攝取知識,周六周日全在各種培訓班中度過,至今仍是單身,連目標對象都沒影兒。然而隨著手里握的資格證書越來越多,年齡越來越大,她也越來越焦慮。余艷不知道自己考到的證書什么時候才能派上用場,知識的攝取何時才能到頭,什么時間才能解決個人問題。由于焦慮,她患了失眠癥和強迫癥。
案例二:35歲的王林不僅工作能力強,待人也很誠懇,博得了領導和同事的一致信任,去年由普通職員提拔為部門經理。上任后,他千方百計滿足上級的各項指示,保證出色完成任務;對同事和下屬也是有求必應,盡可能地幫助他們。為此,他經常加班,很晚才能回家。即使周末,他也常帶著沒處理完的文件或需要寫的報告回家,干到深夜。由此,他與妻子、孩子的交往卻越來越少,有時還無故向家人發脾氣。
案例3:32歲的田慧是一家外企的資深員工,工作5年后,她終于被提拔為公司的“業務骨干”。隨著公司規模的逐漸擴大,她的工作更繁忙了。去年,田慧做了部門主管助理。然而,她已經高興不起來了,她認為自己很賣力,業績也不錯,但公司給予她的卻是那么吝嗇。32歲,對于女人來說已不再年輕,她至今還未做母親。她覺得自己越來越看不到未來了,開始焦慮、煩躁不安。
從這些案例上,我們或多或少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當前社會生活節奏快,很多人不適應;職場競爭激烈,工作任務重,由此帶來工作緊張;老板苛刻,難以溝通;發展空間小,沒有前途等等許多因素困擾著上班族。另外,職場上的復雜人際關系讓上班族身心俱疲。”這些都是導致來訪者在職場中難以承受的壓力源。可以說,職場壓力無處不在。那么,在壓力面前,我們有多少選擇呢?
面對壓力,我們的選擇
如何才能化壓力于無形?面對職場壓力,其實我們可以有很多選擇!
1.重新定位人生目標與社會角色。簡單地說,就是你準備做一個什么樣的人,你準備達成哪些目標。這些看似與具體壓力無關的東西其實對我們的影響十分巨大。比如,我們常常聽說,“以前我一個月就掙一兩百塊錢,但是當時感覺很幸福、很快樂;如今月收入一兩萬,卻覺得身心俱疲,壓力很大。”其實這種人把掙錢當成了生活的主要目標,而不是獲得幸福的途徑。自己變成了掙錢機器,當然就感覺不到幸福、快樂了。
2.善于溝通,尋求社會支持(包括專業的社會服務系統,如心理咨詢機構、壓力管理中心等,也包括我們自己的親朋好友)。很多白領長期存在失眠、全身疲乏無力等生理問題,卻常常被當作是正常的生理疲憊而忽略了。其實,這些都有可能是抑郁、焦慮等心理疾病出現的預兆。如果實在不好意思尋求專業幫助,向親朋好友傾訴也是不錯的辦法。當你被悲傷、憤怒、急躁、煩惱、怨恨、憂愁、恐懼等情緒所占據時,通過向親朋好友傾訴、宣泄、嘮叨,在他們的勸慰和開導下,不良情緒會得到很大的改善,心理能量會大大提升。
3.找一找工作壓力出自何處。分析一下,自己工作中哪些關鍵因素是壓力的主要來源。在明確壓力來源的基礎上,評估工作壓力對自身的影響會有多大、持續多久等。有些人做事面面俱到,力求最好,但現實與愿望經常相違,所以有時“差不多”的原則還是可取的,這樣會大大減少壓力的產生。面對激烈競爭時,心胸放寬些,不計較一時成敗,就會減少很多煩惱和壓力,使生活和工作處于更平和、從容、淡泊的狀態。
4.放慢工作速度,進行時間管理。如果你被緊張的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最好把工作放一下,休息一下后你可能會做得更好。同時還要注意合理地安排作息時間,因為工作壓力的產生往往與時間安排的緊張感相生相伴的。在進行時間安排時,應權衡各種事情的優先順序,把重要的事放到首位。
5.娛樂與放松。有規律地鍛煉身體,平衡飲食結構,改變不良行為習慣如吸煙、酗酒等。改變自己的生活、工作節奏,每天要拿出一定的時間娛樂與放松,聽聽音樂、看看電影、散步聊天、跟孩子玩、讀—本好書等。建立健康的娛樂消閑模式,培養健康的業余愛好,從而舒緩壓力。
雖然職場壓力無處不在,我們無處可逃。但是面對壓力,其實我們還是有很多選擇的,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壓力就可能消失于無形,還有可能成為我們職場的動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