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龍套:積極工作定會得到賞識
時間:2024-10-13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張三和李四同時受雇于一家店鋪,他們拿同樣的薪水。一段時間后,不知道怎么回事,張三青云直上,又是升職又是加薪,而李四卻仍在原地踏步。李四不滿意老板的不公正待遇,終于有一天他到老板那兒發牢騷了。老板一邊耐心地聽著他的抱怨,一邊在心里盤算著怎樣向他解釋清楚他和張三之間的差別。
“李四,”老板開口說話了,“您現在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賣的?”
一會兒功夫,李四便從集市上回來向老板匯報:“今早集市上只有一個農民拉了一車土豆在賣。”
“有多少?”老板又問。
李四沒問,于是趕緊戴上帽子又跑到集上,然后回來告訴老板:“一共40袋土豆。”
“價格呢?”老板繼續問他。
“您沒有叫我打聽價格。”李四委屈地申明。
“好吧,”老板接著說,“現在請您坐到這把椅子上,別出聲,看看別人怎么說。”于是老板把張三叫來,吩咐他說“張三,您現在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賣的。”
張三也很快就從集市上回來了,他一口氣向老板匯報說:“今天集市上只有一個農民在賣土豆,一共40口袋,價格是兩毛五分錢一斤。我看了一下,這些土豆的質量不錯,價格也便宜,于是順便帶回來一個讓您看看,”
張三邊說邊從提包里拿出一個土豆,“我想這么便宜的土豆一定可以賺錢,根據我們以往的銷量,40袋土豆在一個星期左右就可以全部賣掉。所以我把那個農民也帶來了,他現在正在外面等您回話呢。”
此時老板轉向了李四,說:“現在你知道為什么張三的薪水比您高了吧?”
李四無語。
感悟
任何一個企業都迫切的需要那些主動、負責的員工。優秀的員工往往不是被動地等待別人安排工作,而是主動去了解自己應該做什么,做好計劃,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
問題在于,有一些人對待工作總是缺乏積極主動的精神,他們把自己當成一臺機器,不敢越雷池半步,不敢有自己的想法,甚至即使發現領導的工作安排有問題,他們依然按照錯誤的安排執行“份內”的工作,一旦出了問題,他就將所有的責任推給領導——其理由就是“這是領導的安排,我只是按上司的意圖執行工作,因此我沒有責任。”這就是缺乏責任心和主動精神的表現。這種不負責任,消極工作的態度往往是因為他們對工作的價值缺乏正確的認識使然。如果一個人在思想上總認為自己在為別人打工,他就不可能做到積極主動和具有責任感,也永遠得不到老板的賞識。事實上,工作的意義并不僅僅是為了獲得一份薪水,更重要的是我們在工作的過程當中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積累豐富的工作經驗和為人處事的能力,這些都有益于我們整個人生和事業的成功,這些價值和我們所獲得的薪水相比高出千萬倍。如果我們將薪水看得過重,認為拿一分錢干一分活,這樣反而忽略了自己的進步,喪失了可能獲得的成長的機會,這才是你最大的損失。有了這種意識,我們自然就會具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力量和無限的動力,積極主動地做好每一件工作。
不要擔心沒有人賞識,不要總是感覺懷才不遇,你要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是人才一定會得到老板的重用,只要你一步一個腳印,做好身邊的每一件工作,機會一定就在眼前。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