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養生 運動食療兩不誤
時間:2024-10-13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馬上到了清明時節,清明,乃天清地明。在這段時間,體內肝氣隨著春天的逐漸來臨而加深,如果不能及時調節,容易造成情緒失調,氣血不暢,從而引發疾病。我們應當好好利用清明假期,好好調節身心。
運動療法:
跪拜、踏青、放鷂子按照中國傳統禮數,掃墓時要對祖先進行跪拜,完成彎腰伸背、手掌雙膝觸地、叩頭及地,繼而撐掌起身的一系列動作。它活動了人體主要的關節和骨骼肌,三頭磕下來就會覺得手腳伸展,氣血融通。
實在,跪拜磕頭的動作一直被道家作為導引術的一部分,中醫證實確實有通經活絡,防止血管硬化、栓塞的作用,老年人經常仿照跪拜磕頭的姿態鍛煉可以防止心腦血管疾病和高血壓。逐日常叩首,活到九十九,這句老話不只是告訴人們虔心孝敬可以長壽,也道出了堅持導引鍛煉可以強身的道理。
清明節還可以進行踏青、放鷂子、蕩秋千等放松身心的養生運動。在風和日麗的,舉家老小集體外出,適當地跑步跳躍,可以疏通冬日的氣血積郁,讓精神壓力得以緩解,使心胸廣闊,心情愉悅,能使人體正氣增強,進步對疾病的反抗力。
保健食療:
清明果和酒清明節又稱寒食節,這一天人們祭奠祖先后不生火做飯,在戶外簡單食用清明果等事先做好的事物。清明果的做法是將秈米、糯米加野艾用水浸泡半天,用石磨磨成漿,再放在鍋內熬成干糊,然后在里邊包上豆腐、蘿卜、酸菜、肥腸餡等,做成各種外形,最后放在蒸籠上蒸熟。艾葉味苦、性辛溫,宜入肝、脾和腎,具有溫經止血、祛寒止痛的工效,是冬季疏肝順氣的良藥,特別適用于氣血虛寒、肝氣犯逆引起的婦女月經過多,崩漏以及妊娠下血、月經不調、小腹冷痛、痛經等病癥。
生命在于運動,尤其在清明前后,天氣變暖,容易引起某些疾病的發生,所以適量的運動對于人體還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強身健體,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免疫,預防疾病。
小編提醒:為了養生保健在清明節,除了注意飲食養生外,清明節還可以踏青、放鷂子、蕩秋千等放松身心的中輕度體育運動養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