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吞金屬食黑木耳炒韭菜可助排出
時間:2024-10-2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木耳一藥,《神農本草經》將其附于桑根白皮之后,有“益氣不饑,輕身強志”之功。蘇恭曰:“桑、槐、楮、榆、柳,此為五木耳,軟者并堪啖,楮耳人 常食,槐耳療痔。”李時珍曰:“木耳各木皆生,其良毒亦必隨木性,不可不慎。”可見古之木耳,早已入藥,鑒于生于不同種木材,而具有不同功能。近代隨著食 用菌科學的發展,人工栽培的木耳產量、質量都大大提高,現今多人工培育菌種植于青崗木之上,多視為食療保健之佳品,藥用則較少。
木耳之 性,多云甘平,入胃、大腸經,古之記載有涼血、止血,治腸風、血痢、血淋、崩漏、痔瘡之功。其生于桑樹上者名桑耳,色黑,主女人漏下赤白汁,癥瘕積聚,陰 痛,陰陽寒熱,無子。其白者止久瀉,益氣不饑。其黃者治癖飲積聚,腹痛金瘡。孟詵認為黑木耳有“利五臟,宣腸胃氣,排毒氣”的作用。張學文受前賢論述的啟 發,多年來將黑木耳試用于一些疑難雜病,收到較好效果。
高血脂
黑木耳甘平,偏涼質潤。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營養物質和 微量元素。據研究每500克木耳含蛋白質53克,脂肪1克,糖35克,粗纖維35克,鈣1.785克,磷1.005克,鐵0.925克,核黃素2.75 克,尼克酸13.5克等。故凡年老體弱,血脂高,手發麻,頭昏,血行不利等,均可在炒菜時加用泡軟洗凈之木耳30~60克,經常食用能明顯改善癥狀,也可 煮湯或研粉沖服,但要堅持長期使用才能有效。
誤吞金屬
以黑木耳30克,溫水泡軟,洗凈除去雜質,與韭菜同炒后食用,可因緩下作用帶出金屬物。
胃柿石
黑木耳30克,泡軟洗凈,加入蜂蜜適量,吃木耳喝蜂蜜水,堅持服用3~4天,能排除胃柿石。張學文用此法已治愈4人。推其機理可能是利用其“利五臟,宣腸胃氣,排毒氣”作用,潤腸緩下。
血痢日夜不止
《圣惠方》記載:治血痢日夜不止,腹中疞痛,心神麻悶,取黑木耳一兩(30克),水二大盞,煮木耳令熟。先以鹽、醋食木耳凈,后服其汁,日二服。
治崩漏
驗方用木耳250克,炒見煙,為末,每服木耳末6克加頭發灰1克,共用好黃酒調服出汗。
現用木耳,多為人工培育在青崗樹朽木上食用菌類,故無毒,食用藥用均安全。但據報道,木耳采集后必須曬干后貯存備用,新鮮之品不宜食用,防止雜有它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