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鼻孔誘發鼻炎應用溫水清洗
時間:2024-10-2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近來氣溫驟降,寒冷天氣讓不少人的鼻炎發作了。事實上,專家指出,一些小習慣也會誘發鼻炎。比如很多人有挖鼻孔的習慣,而這個習慣對鼻腔造成很大的傷害。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陳崇學表示,挖鼻孔易損傷鼻腔黏膜,引起鼻腔感染,誘發鼻炎,給鼻腔埋下健康隱患。
陳崇學表示,鼻腔內的皮膚很薄,用手挖鼻孔時,堅硬的指甲會損傷鼻前端黏膜,很容易引起感染,誘發鼻炎。還有人認為,挖鼻孔時只要注意些,不挖傷就沒關系。其實不然,陳崇學強調,即使未挖破,指甲中攜帶著大量病毒也會殘留在鼻腔里面。一旦鼻腔內的溫度、濕度和營養達到病毒生存所需條件,它便會大量的繁殖,繼而引發上呼吸道感染,導致更嚴重的疾病。鼻子是人體呼吸道的門戶。鼻腔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分泌粘性液體,加溫寒冷空氣,濕潤干燥空氣。鼻毛縱橫交錯,如保護屏障,過濾吸入空氣重的灰塵雜質。鼻子功能正常與否直接關系到呼吸道健康。不良挖鼻孔習慣往往導致萎縮性鼻炎。由于鼻粘膜萎縮、分泌物減少,鼻腔的防御能力下降或喪失,導致一系列的呼吸系統的疾病,如慢性咽炎、慢性氣管炎、鼻竇炎,甚至容易繼發肺內感染等疾病。
人體的鼻腔內有一層很薄的粘膜,下面有十分豐富的毛細血管,如經常挖鼻孔,就會使毛細血管受到損傷產生流血現象。前鼻庭里有許多鼻毛,形成一道“防護林”,將空氣中混雜的灰塵和細菌阻擋住,不讓它們進入肺部。挖鼻孔時常會將鼻毛挖掉,使鼻腔成為微生物侵襲的門戶,同時也可引起前鼻腔感染,嚴重者可造成顱內化膿性感染,因為鼻腔的靜脈與頭顱腔內的靜脈相連通。所以鼻子為中心的“危險三角區”切不可輕舉妄動。
如果感冒時,鼻腔內分泌物較多引起干痂,可用棉簽沾水后濕潤粘膜再輕輕地將干痂撥出來,千萬不要隨便挖鼻孔,以免引起流血、感染。
此外,生活中還有很多人喜歡掏耳洞,揉眼睛,對有這類習慣的人們,陳崇學建議,鼻腔不能挖、耳道不能挖、眼睛不能揉。因為手很臟,接觸時便不可避免地帶入細菌,引發感染。耳朵癢時可用毛巾擦拭,眼睛癢可用溫水沖洗,最不建議的方式就是用手揉。鼻腔的定時清洗也很重要。用自來水或溫水清洗鼻子,必要時可借助鼻腔沖洗器,以此來清除鼻腔內的病毒和分泌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