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方法治療咳嗽
時間:2024-10-2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咳嗽是人體清除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或異物的保護性呼吸反射動作。雖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劇烈長期咳嗽可導致呼吸道出血。正確區分一般咳嗽和咳嗽變異性哮喘,防止誤診。治療咳嗽應區分咳嗽類型,西藥、中藥皆可,但以食療為最佳。
咳嗽久拖不治很容易引發一些肺炎等嚴重疾病,下面就教大家一些治療咳嗽的食療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1、蘿卜
屬性味甘、性涼。
功效生津開胃、潤肺化痰、祛風滌熱、平喘止咳、順氣消食。
存放干燥、陰涼處。
挑選以外皮光滑、無黑心、無糠心、不抽薹、顏色鮮亮無萎蔫皺皮者為佳。
咳嗽是呼吸系統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其有聲為咳,有痰為嗽,既有聲又有痰者稱為咳嗽。它是一種保護性反射動作,有把呼吸道過多的分泌物或異物隨著氣流排出體外的作用。發病多見于老人和幼兒,尤以冬春季節為最多。以咳嗽為主要臨床癥狀的疾病,多見于現代醫學的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氣管炎,肺炎,肺結核,百日咳,支氣管擴張等。
2、蜜餞蘿卜梨
原料:白蘿卜1個,梨1個,蜂蜜50克,白胡椒7粒。用法:將白蘿卜、梨洗凈切碎,放入碗中,倒入蜂蜜,放入白胡椒,裝鍋蒸熟為度,將白胡椒揀出,分2次溫服。功效發散風寒,止咳化痰。
附注白胡椒辛熱,有溫中散寒之功效,可發散風寒之邪;蘿卜下氣化痰、寬中消食;梨可潤肺止咳;蜂蜜味甘性平,有補中潤燥之功效,可補益脾胃,以增化痰之力,又有潤肺止咳之功效。蜂蜜可緩胡椒辛辣之太過,胡椒辛散可防蜂蜜甘膩滯痰之弊。
此方是治療風寒咳嗽的良方。
3、梨絲拌蘿卜
原料:白蘿卜250克,梨100克,生姜少許,麻油、精鹽、味少許及調料,拌勻涼食。功效清熱化痰,生津潤燥。
附注蘿卜辛甘涼,能清熱下氣化痰;梨味甘微寒,能清熱化痰、潤燥生津;生姜辛散,解表宣肺。本方甘淡,藥性平和,對從燥咳嗽是較好的輔助治療之劑。
4、杏仁餅
原料:杏仁(去皮尖)40粒,青黛3克,柿餅1個。
用法:杏仁炒黃,研為泥狀,放入青黛拌勻,放入掰開的柿餅中攤勻,用濕泥包裹,煨熱:分2次早晚分服。功效清肝潤肺止咳。
附注杏仁宣肺降氣止咳,為治咳之要藥;青黛清肝降火涼血;柿餅潤肺止咳止血,亦能矯青黛之苦味,使易于食用。
5、杏仁粥
原料:杏仁(去皮尖)15克,粳米50克。用法:將杏仁、粳米加水2碗,煮至粥熟,趁熱分服,令其微汗出。功效散寒止咳,化痰下氣。
附注杏仁苦溫入肺經,有下氣止咳之效;粳米健脾益胃。合而為粥趁熱服,蓋被令微汗出,取祛風散寒之效。
6、石膏粥
原料:生石膏60克,粳米50克。用法:以2000毫升水煮石膏,煎成l000毫升取汁去渣。將淘凈之米入汁煮粥,粥成即可食用,分2次溫服。功效清熱瀉火,止咳定喘。
7、柿霜糖
原料:柿霜、白糖各等量。用法:柿霜、白糖入鍋,加水少許,文火煉至挑起呈絲狀,不黏,稍冷后倒入涂有熟菜油的瓷盤中,壓平.切塊,隨時含咽。功效清肺潤燥,止咳化痰。
8、枇杷飲
原料:枇杷10克,鮮蘆根10克。用法:枇杷葉去毛,洗凈烘干,鮮蘆根切片,一同入鍋加水適量,用武火煮沸,文火熬煮20~30分鐘即成。溫熱頓服。功效祛風清熱,止咳和胃。
附注蘆根甘寒,入肺胃二經,清泄肺熱、潤燥止咳,且兼透散風熱;枇杷葉苦平,既能清肺化痰、下氣止咳,又能和胃止嘔。本方對風熱咳嗽,兼有胃氣上逆惡心嘔吐者,尤為適宜。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