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術后的家庭護理
時間:2024-10-2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泌尿系外科的常見病有泌尿系損傷、尿石癥、泌尿與男性非生殖系的非特異性感染、結核、腫瘤及泌尿系統梗阻等。
護理要點:
1.心理護理:家庭成員應倍加愛護、關心病人,病人可經常到公園散步,進行聽音樂等多種休閑怡情活動,以減輕及消除悲觀不快情緒,使自身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以促進康復。
2.增加營養,多給予色、香、味俱佳的飲食,以提高食欲,而增強機體抵抗力。
3.注意休息,適當鍛煉。
4.根據醫吃,按時服藥。
5.按時隨訪,及時診治,預防疾病的復發。
6.鼓勵病人白天多喝水,特別是有結石病史、長期置引流管者,腎功能良好者,每天飲水量應在2500-4000毫升左右,使每天的尿量保持在2000-3500毫升左右,而達到內沖洗作用,以預防尿鹽沉積堵塞及尿路感染。
7.如有長期留置導尿管或永久性置引流管者:(1)應保持尿道口或造瘺口清潔,每天用消毒藥液棉球擦洗2次;(2)妥善固定管子,防止彎曲、受壓、脫落,以保持引流通暢;(3)防止污染:保持導管及引流管、瓶的無菌,每天定時更換引流管,瓶(袋)。換下尿瓶及尿管可用洗滌劑清潔后,將尿瓶浸沒在水中,煮沸后再將尿管浸入沸水中,繼續維持沸點15分鐘,以達到消毒要求。傾倒尿液時不可將引流管倒置抬高,以免尿液逆流,尿瓶應用冷開水清洗以免污染;(4)密切觀察尿液的色、性狀和量,如發現尿液混濁、出血、沉淀或結晶,應及時到醫院診治;(5)定期留尿標本作常規及細菌培養;(6)導尿管或引流管應在嚴格無菌操作下每2周更換1次。以防尿鹽沉淀于其管壁上,引起管腔阻塞或拔管困難。
8.留置導尿管若超過3-4周以上,為保持膀胱容量,應采用間歇性夾管引流。方法:將引流管夾住,每3-4小時開放1次,以鍛煉膀胱的充盈和排空反射功能。
9.有尿失禁或尿瘺的病人,應注意會陰部清潔,及時更換衣褲、尿墊及床單,保持床鋪干燥整潔,防止皮炎和褥瘡。
護理要點:
1.心理護理:家庭成員應倍加愛護、關心病人,病人可經常到公園散步,進行聽音樂等多種休閑怡情活動,以減輕及消除悲觀不快情緒,使自身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以促進康復。
2.增加營養,多給予色、香、味俱佳的飲食,以提高食欲,而增強機體抵抗力。
3.注意休息,適當鍛煉。
4.根據醫吃,按時服藥。
5.按時隨訪,及時診治,預防疾病的復發。
6.鼓勵病人白天多喝水,特別是有結石病史、長期置引流管者,腎功能良好者,每天飲水量應在2500-4000毫升左右,使每天的尿量保持在2000-3500毫升左右,而達到內沖洗作用,以預防尿鹽沉積堵塞及尿路感染。
7.如有長期留置導尿管或永久性置引流管者:(1)應保持尿道口或造瘺口清潔,每天用消毒藥液棉球擦洗2次;(2)妥善固定管子,防止彎曲、受壓、脫落,以保持引流通暢;(3)防止污染:保持導管及引流管、瓶的無菌,每天定時更換引流管,瓶(袋)。換下尿瓶及尿管可用洗滌劑清潔后,將尿瓶浸沒在水中,煮沸后再將尿管浸入沸水中,繼續維持沸點15分鐘,以達到消毒要求。傾倒尿液時不可將引流管倒置抬高,以免尿液逆流,尿瓶應用冷開水清洗以免污染;(4)密切觀察尿液的色、性狀和量,如發現尿液混濁、出血、沉淀或結晶,應及時到醫院診治;(5)定期留尿標本作常規及細菌培養;(6)導尿管或引流管應在嚴格無菌操作下每2周更換1次。以防尿鹽沉淀于其管壁上,引起管腔阻塞或拔管困難。
8.留置導尿管若超過3-4周以上,為保持膀胱容量,應采用間歇性夾管引流。方法:將引流管夾住,每3-4小時開放1次,以鍛煉膀胱的充盈和排空反射功能。
9.有尿失禁或尿瘺的病人,應注意會陰部清潔,及時更換衣褲、尿墊及床單,保持床鋪干燥整潔,防止皮炎和褥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