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買藥六大誤區
時間:2024-10-16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隨著國家對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的逐步實施,自行購藥的人越來越多了。這固然是自我保健意識提高的表現,但也出現許多問題,以下是一位有識之士的提醒,希望引起讀者朋友的注意。
??廣告的影響。藥品目前是我國廣告業最重要的廣告源之一。雖然對藥品廣告的審批、內容的審核,我國有關的法律法規有明確的規定,但夸大宣傳的現象比比皆是。
??憑經驗購藥。憑經驗或很長時間以前咨詢醫生的處方,或家庭成員、同事及親屬中服用某藥有效,因而推而廣之,人人皆用。殊不知人有不同、病有差異,怎可一概論之。
??自認為醫藥水平高。這常發生在白領階層,尤以受過較高教育且多少接觸一點醫藥的人士為多見。需要提醒的是:同病有多藥,同藥有多劑型,同劑型有多規格,同規格有多用法;藥物有多重作用;多藥使用時有配伍變化問題等等。
??把保健品當藥品。目前我國藥檢部門正會同有關部門進行保健品的整頓。自 2001年 1月 1日起,將撤銷中藥的健字文號, 2002年 1月 1日起將不得在市場上流通。原因在于“在已審批中藥保健品中,存在命名不規范、組方不合理的問題;有的出于各自目的,將治療藥品或食品批為保健藥品;有的保健藥品毒副作用明顯,給消費者造成危害”。
??過多相信經方、驗方、祖傳秘方。這方面受害的事例常見于報端,在此不再多說。
??過分相信醫院制劑。許多醫院有自己的院內制劑,也確實發揮了較好作用。但要注意:醫院的院內制劑要經批準;院內制劑只許在本院使用,不得在市場流通,不得宣傳;院內制劑不是藥準字。
??因此,人們應該提高自身的醫藥知識水平,遇到問題多咨詢大夫,自行購藥時咨詢藥店的職業藥師。特別是有并發疾病、服用某藥較長時間未見好轉甚至惡化等情況,要當機立斷去醫院。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