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酒炮制不當 小心中毒
時間:2024-10-16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專家指出,好的藥酒可以起到強壯身體的保健作用,但是家庭自制藥酒如果調配不當的話,則很可能會適得其反,損傷身體乃至危及生命。
四類中藥需警惕
自制藥酒應該選擇適合家庭自制的安全可靠的藥酒配方,有些配方并不適宜自制,比如一些有毒性的中藥。
醫師強調,在泡酒過程中有四類中藥需要特別留意,因為近幾年來因這四類中藥引起藥酒中毒的事件屢有發生:一是“馬錢子”,該藥毒性較大,必須泡制后才可藥用,超量或長期服用可引起毒性反應,嚴重者可導致昏迷;二是“川烏”、“草烏”,此藥泡制和煎煮后,對人體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有麻痹作用,生的川烏、草烏毒性極大,嚴禁作為中藥飲片直接泡酒。三是“水蛭”,中醫用于破血逐瘀、通經,超量或長期服用可引起內臟出血和腎損害,故有出血傾向的病人禁用。四是“蒼耳子”,對心臟有抑制作用,能使心率減慢、收縮力減弱。
市民如需自制藥酒預防或治療某些疾病,應由正規的醫療機構對疾病做出明確診斷,并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使用和購買藥材,不可隨意在街邊采購中草藥,也不能隨便摘抄不了解的秘方,自配中藥方劑。
藥材切片有講究
泡制藥酒所需的藥材在處理方面也是有講究的,部分市民在泡制藥酒時,將所需藥材直接扔進酒中進行泡制,這樣的做法并不恰當。
醫生指出,一般制備藥酒的藥材都要切成薄片或者搗碎成粗顆粒狀。首先,要按照醫生處方配齊所用藥物的種類、劑量,然后將這些藥材洗凈曬干,一般比較堅硬的皮、根、莖類的藥物,切成3厘米厚的薄片即可,草質的根莖,切成3厘米長度的段,種子類藥材則可擊碎。有些藥物還需經過一定的加工泡制處理。民間驗方的中藥,一定要先弄清其品名、規格,要防因同名異物或異名同物而搞錯藥材。
此外,應將動植物藥材分別浸泡,服用時再將泡好的藥酒混合均勻。
酒度數不宜過高
一般用來泡制藥酒的酒,有白酒、黃酒和米酒等幾種酒類,市民可以根據自身喜好來選擇不同種類的酒泡制藥材,不過,所選擇的酒度數不宜過高。
據介紹,一些藥材中的有效成分,有的是易溶于酒的,有的則是易溶于水的。如果酒的度數過高,則不利于水溶性成分的溶解,藥材也就很難起效了。初笑鷗建議,泡藥酒的白酒度數最好在40度或以下。
對于不善飲酒的人來說,低度白酒、黃酒、米酒或者果酒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不過選擇不同的酒,需要浸泡的時間也有所區別。一般來說,度數越低的酒,需要浸泡的時間就越長一些。
需要提醒的是,藥酒盛器不宜用塑料制品,因為塑料制品中的有害物質易溶解于酒,對人體造成危害。所以,容器最好用陶瓷或玻璃瓶,貯存環境宜選擇陰涼處,室溫以10℃~25℃為好,不能與汽油、煤油以及有刺激性氣味的物品混放。
藥酒溫飲最佳
好的藥酒,有滋補保健甚至防治疾病的功效,要想發揮好藥酒的功效,飲用的時間和溫度也要把握好才行。
醫生介紹,藥酒要溫飲,才能更好地發揮藥酒的溫通補益作用,通常應稍微加熱,在飯前服用,以便藥物迅速吸收,較快地發揮治療作用。藥酒所用藥物不同,藥酒也就具有不同的性能,因此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作選擇。
一般來說,每次可飲10~30毫升,每日早晚飲用,或根據病情及所用藥物的性質及濃度而調整,藥酒萬萬不可多飲濫服,否則會引起不良反應,還應避免不同治療作用的藥酒的交叉飲用。用于治療的藥酒在飲用過程中應病愈即止,不宜長久服用。
藥酒禁忌人群
兒童不宜飲用;年老體弱者因新陳代謝相對較緩慢,應適當減量;肝炎、肝硬化、浸潤性肺結核、消化系統潰瘍、癲癇、心臟功能不全、高血壓等患者不適宜;對酒過敏的人和皮膚病患者不適宜;婦女在懷孕期、哺乳期不宜飲用藥酒。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