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字樓里的另類“加班秀”
時間:2024-10-13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很奇怪的現象,近段時間來,每到下班前,總會有一些同事通過郵件問我什么時候走。”昨日,到新公司上班不到半個月的白領美眉孫小姐告訴記者,新公司有個非常好笑的企業文化——老總是個工作狂,經常加班加點到很晚,其他人則是到了下班時間“欲走不能”。
據孫小姐介紹,由此引發的連鎖反應是:她一起身,其他若干同事便稀稀拉拉跟著行動起來。于是,她當天工作完成得早,同事們就跟著“沾光”,她當天事情多,很多人干脆“靜觀其變”。漸漸地,一些下班早有安排的同事,每天下班前迫不及待趁早找她詢問摸清“帶頭下班時間”。“上司不動,我不動;有人動,我再動”,諸如此類的下班微妙心理,在江城各大寫字樓絕非個案。日前,前程無憂武漢分公司就此做了一項調查,結果發現:八成以上職場人不能按時下班,而在三大主要成因中,因為工作沒有完成占到32%,受周圍同事影響不準時下班的占21%,總是遇到工作上的突發事件的占21%.
對此,許多白領表示,“其實我也想準時下班,可有時候身不由己。”為了不被扣上“上班不積極,下班倒積極”的帽子,大家就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只要有人起身下班,便能帶動一批早就“蠢蠢欲動”的同事。有人形容準時下班好像是早退,心虛極了。對此,某技術公司白領打趣道:“過了下班的點,看似大家都還非常認真地埋頭于電腦前,可是真正在加班干活的有幾個呢?正是因為這種不良風氣,涌現了不少的陪坐族。”“這種沒有實質內容的加班秀于人于己都是一種資源浪費,而幾乎沒有任何好處。”對此,有職場專家指出,“加班秀”不僅是自作聰明,同時也是對個人生活空間的踐踏。而事實是,年終的績效考評是以你的工作成果來衡量,而非在辦公室呆的時間。任何人都知道,想要表現好,最基本的做法是早來晚走。員工呆在辦公室的時間是個關鍵因素,但并不代表其所取得的現實結果。
如果身處此種企業文化,你所要做的就是確認當天工作完成,適時匯報給你的主管,得到其許可你一般就可以大膽離開了。如果不準時下班已經是公司不良風氣,而你又實在沒勇氣做“開路先鋒”,可嘗試和關系比較好的同事一起約定按時下班。這樣既可以互相激勵提高效率,也可以減輕獨自離開座位的尷尬。相信你的提議會得到響應,畢竟這是大家共同的愿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