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6種你意想不到的最臟食物
時間:2024-10-13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美國疾控中心數據顯示,在美國,每年至少有900萬人感染食源性疾病。美國公共衛生研究室聯合會主席斯科特·貝克爾表示,氣溫高及食物處理不到位是導致食物中毒的關鍵因素。對此,“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最新刊出“最容易帶菌的6類食物”。

6種你意想不到的最臟食物
警惕6種你意想不到的最臟食物
1、蛋類。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報告稱,美國每年因為吃雞蛋而感染沙門氏菌的患者超過14萬人,死亡約30人。貝克爾表示,雞蛋處理不當,易發生病菌感染。
【建議】不要生吃雞蛋,應徹底煮熟再吃。接觸了生雞蛋后,應該用溫肥皂水認真洗手,并將雞蛋接觸過的臺面徹底消毒。
2、蔬菜類。美國疾控中心數據顯示,綠葉蔬菜是食源性疾病的頭號源頭。食源性疾病研究專家瓦妮莎·考夫曼表示,蔬菜生長于土壤中,容易受到環境污染、動物糞便及其他污染源的污染,是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及其他病菌感染的主要源頭。
【建議】考夫曼建議,徹底清洗蔬菜,最好煮熟后食用。另外,蔬菜與肉食一定要分開儲存,操作時應使用不同的砧板。
3、水果類。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告誡,吃甜瓜、哈密瓜等水果都應警惕感染病菌,這些病菌多來自于種植地,在運輸過程中還可能交叉感染。
【建議】考夫曼指出,為避免病原體污染果肉,即使是橙子之類的帶皮水果,切開之前也應該仔細清洗。超市中已經清洗過的水果,吃前也最好再洗一次。
4、魚類。考夫曼表示,魚和海鮮最容易受到水中弧菌的污染,尤其是在夏季,水溫升高,弧菌更容易生長繁殖。
【建議】魚和海鮮的烹調溫度至少應達到62.7℃。
5、肉類。肉類營養豐富,在宰殺和運輸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細菌的污染。美國農業部數據稱,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和寄生蟲是造成肉類和家禽污染的重要因素。
【建議】貝克爾表示,肉類烹調前冷藏溫度應在4.4℃以下。切完生肉,應用溫肥皂水洗手和砧板表面至少20秒。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檢查署建議,整塊的肉應該在62.7℃的條件下烹調3分鐘以上。家禽和剩飯剩菜吃之前都應經73.8℃高溫烹煮。
6、堅果類。堅果和種子在采摘和運輸過程中容易受到沙門氏菌的污染。
【建議】貝克爾建議,葵花籽等堅果類食物最好不要生吃。
好文推薦:
身高嚴重“縮水” 當心骨質疏松 >>>
小孩睡覺打鼾 或是佝僂癥的表現>>>
飲用劣質桶裝水當心“喝”出癌癥>>>
夏季貪涼四誤區 女人要“熱養”>>>
孕媽早晚多散步 可有效預防便秘>>>
寶寶偏食怎么辦?吃出樂趣好胃口>>>
#p#副標題#e#
小龍蝦體內細菌多最好熟食
活龍蝦在買來后,最好放在清水里養24-36小時,使其吐凈體內的泥沙等雜質。在加工龍蝦時,它兩鰓里的臟東西要清除,因為鰓毛里面吸附了很多細菌,最好是把鰓剪掉,蝦殼最好用刷子刷洗。龍蝦細爪的根部最容易藏污納垢,一定要剪掉。最后還要經過刷、洗才能烹飪。
烹飪小龍蝦一定要高溫煮透,這樣才能確保殺死龍蝦體內的細菌和寄生蟲。死龍蝦千萬不能吃。因為龍蝦是高蛋白生物,本身體內含有的細菌多,龍蝦一死,細菌立刻分解,人吃了,容易中毒和拉肚子。
另外,龍蝦是否用洗蝦粉洗過靠吃是無法品嘗出的,但可以通過觀察來鑒別。用洗蝦粉洗過的小龍蝦,往往看上去非常干凈,色澤也很光鮮。但是被腐蝕過后的小龍蝦蝦鉗很容易脫落,如果餐桌上的小龍蝦蝦鉗普遍比較少的話,使用洗蝦粉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說到區別小龍蝦的優劣,其實很簡單。新鮮的小龍蝦鮮亮飽滿,肉質緊,而且有一定的彈性和嚼勁。如果是放置了一段時間或是已經死了的小龍蝦,則肉質酥軟,看上去空空的,不飽滿。
以前曾風行過一陣“十三香龍蝦”,這玩意兒的衛生狀況你要悠著點,它們都是田埂邊的臭水溝里長大的;好在現今流行的“小龍蝦”,大多數以人工養殖為主,相對干凈許多。但還是要小心為妙,若是生食或半生不熟,都可能使人體感染寄生蟲。所以必須熟食小龍蝦,因為高溫才能完全殺死寄生蟲。
怎么辨別小龍蝦是否熟了呢?方法很簡單,就是咬一下。如果咬時肉不發軟,有嚼頭,且同時有汁流出,就是熟的;還有,觀察被咬開的橫截面顏色是否一致,一致則熟。
好文推薦:
身高嚴重“縮水” 當心骨質疏松 >>>
小孩睡覺打鼾 或是佝僂癥的表現>>>
飲用劣質桶裝水當心“喝”出癌癥>>>
夏季貪涼四誤區 女人要“熱養”>>>
孕媽早晚多散步 可有效預防便秘>>>
寶寶偏食怎么辦?吃出樂趣好胃口>>>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