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越新鮮越好?6食物當心變毒物
時間:2024-10-13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眾所周知,不管是誰對吃的都是十分的講究,總覺得越新鮮的東西越好、營養價值更高,但這一原則適合所有食物嗎?對此,小編總結了營養專家的觀點,以下幾種新鮮食物需謹慎食用,當心危害生命健康。
新鮮牛奶
有報道稱,某市農民牽著奶牛上街現擠現售,頗受市民歡迎。然而賈健斌指出,這種做法并不可取。因為現擠出的牛奶帶菌,比如布氏桿菌、結核桿菌等,容易引起人畜共患傳染病。此外,這種“新鮮牛奶”也無法保證擠奶的環境衛生、容器消毒情況以及擠奶員的健康狀況等。因此,消費者還是去超市買正規廠家生產的牛奶比較安全。
新鮮茶葉
所謂新茶是指采摘下來不足一個月的茶葉,比如當季的春茶。王宜告訴記者,剛采摘制成的春茶中,含有活性較強的鞣酸、生物堿等物質,若大量飲用,能使人的神經系統極度興奮,似醉酒一般地出現血液循環加快,心率加快,使人感到心慌。因此,應注意飲新茶不宜過濃、過量,最好能放置一段時間,待茶中的多酚類物質部分氧化后再喝。
鮮黃花菜
賈健斌建議,盡量避免食用鮮黃花菜。鮮黃花菜中含有秋水仙堿,經腸道吸收后可在體內轉變成有毒物質,引起食用者中毒。相比之下,干制黃花菜在制作的過程中經過水蒸氣熏蒸、晾曬等工序,能夠去除大部分的秋水仙堿,更加安全。秋水仙堿可溶于水,因此,如果吃鮮黃花菜,一定要先經過焯水、泡煮等過程,干黃花菜在食用前最好也要浸泡一下。
新鮮木耳
王宜指出,干木耳比鮮木耳更安全。因為鮮木耳含有一種特殊成分,化學名稱“卟啉”。卟啉是一種光感物質,人食用鮮木耳后,經太陽的照射,會引發植物日光性皮炎,可引起皮膚瘙癢,皮膚暴露部分出現紅腫、癢痛。而干木耳是經曝曬處理的成品,在曝曬過程中會分解大部分卟啉,食用前又經水浸泡,其中含有的剩余毒素會溶于水,使水發的干木耳無毒。需要注意的是,浸泡干木耳時需多換幾次水。
新鮮腌菜
新鮮蔬菜都含有一定量的硝.酸鹽,在鹽腌過程中,它會被還原成亞硝.酸鹽,濃度達到一個高峰之后,亞硝.酸鹽又漸漸被細菌所利用或分解。而亞硝.酸鹽有一定的致癌性。一般來說,腌菜中亞硝.酸鹽最多的時候出現在開始腌制以后的兩三天到十幾天之間。因此,腌菜最好要在腌制二十天以后再吃。
新鮮蔬菜
很多人都喜歡蔬菜,回家后趁著新鮮立即烹調食用。美國緬因州大學的食品學教授洛德·勃什維爾發現:西紅柿、馬鈴薯和菜花經過一周的存放后,它們所含有的維生素C有所下降;而甘藍、甜瓜、青椒和菠菜存放一周后,其維生素C的含量基本無變化。經過冷藏保存的卷心菜甚至比新鮮卷心菜含有更豐富的維生素C。
溫馨提醒:對于那些容易變黃腐爛的蔬菜,你應該多清洗幾次再食用,這樣對家人的健康更有保障。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