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胖墩兒日益增多,垃圾食品是罪魁禍首
時間:2024-10-13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近5年來,中國兒童肥胖的發生率仍在繼續增長且增長很快,5年增幅達到12%到15%,上海、北京兩地的兒童肥胖發生率最高。
兒童期肥胖作為20世紀兒童的一個嚴重健康問題,同時也是21世紀嚴重的健康及社會問題,已引起世界各國的重視。有專家提出警告:兒童肥胖率在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發展中國家不斷增加,正成為新的公共衛生問題。
兒童肥胖率的上升主要是受到30%的后天因素影響
細心的人不難發現,在北京的街頭小“胖墩兒”日益增多,為什么會造成這種現象呢?
專家分析說,造成兒童肥胖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因素,一個是遺傳因素,另外一個就是后天因素。專家說,兒童肥胖受遺傳的影響比較大,如果要按照百分比來計算的話,至少占了70%,遺傳因素造成的肥胖在短期內是很難改變的。
但是造成改革開放以來兒童肥胖率的上升主要是受到30%的后天因素影響。專家說,肥胖率的上升并不是因為基因發生了改變,實際上環境因素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說行為生活方式發生很大的改變。
“吃得多了消耗得少了,這就是導致兒童后天肥胖的最主要原因。”專家說,很多小孩都非常鐘情“洋快餐”,而且零食中的燒烤和膨化食品也是他們的最愛,但就是這些高熱量的垃圾食品成為兒童青少年肥胖的罪魁禍首。
專家介紹,現在的小孩戶外活動的時間也在逐漸減少,這有多方面的原因:高樓大廈林立,導致運動場地的減少;家長擔心小孩的安全,約束他們不讓出去,孩子放學回家完成功課不是上網就是看電視,結果因為“久坐少動”而導致身體肥胖。
兒童單純性肥胖的發病率也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根據1985年~2000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查,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國兒童青少年總體上處于肥胖流行早期,但增勢迅猛。調查顯示,2000年北京市中小學的肥胖學生約占15%,相比10年前翻了一番。
1985年,中國即使大城市男女兒童青少年肥胖檢出率也僅為 0.2%和 0.1%,超重率 1%~2%,無實質性肥胖流行。而從90年代開始,超重率大幅上升,增幅城市高于鄉村,男生高于女生。北京、上海等發達大城市肥胖高發人群初步形成。而且在學生人群中,營養不良和超重增加趨勢并存,兩極分化明顯。
1995年前后,城鄉均出現超重檢出率大幅增長,發達大城市男女超重率分別比10年前增長3倍和2倍; 2000年前后,大城市進入肥胖全面增長期,北京等地兒童男的超重25.4%,肥胖25.5%,女的超重17.0%,肥胖14.3%。而男性小學生肥胖率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