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打急救電話的三個訣竅
時間:2024-10-2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秋冬季心腦血管疾病頻發,120和999兩家急救網絡的出車頻率也進入高峰期。如何選擇和撥打急救電話,是每個市民必做的“功課”。記者近日采訪了120的張永利主任和999的田振彪主任,請這兩位急救專家對市民如何科學撥打急救電話做出指導。
訣竅一
急救站位置要摸清
“病來如山倒”——在家人突然病發或受傷時,很多人撥打急救電話也變得盲目。專家認為,市民平時多通過網絡和咨詢電話等各種途徑查詢離自家最近的急救站點、以及自己和家中老人經常活動區域內的急救站點,對緊急情況發生時快速準確地獲得急救很有幫助。
目前北京范圍內120正在運轉的急救站點為100個,其中直屬急救站點20個,城八區區屬急救站26個,遠郊區(縣)急救站點54個;北京999正在運轉的急救站為90多個,其中城八區50多個,郊區30多個。
在急救車方面,北京120急救網絡值班救護車總數為160余輛,其中,城八區有80輛,郊區(縣)值班救護車80輛;目前999的救護車總量為152輛,其中過半在城八區,而城八區的車輛中除了每個站的每晚固定停靠車輛以外,有20多輛是在城區24小時值守的流動車,方便迅速調度。
為了應對交通擁堵情況,999已確定于明年初投放50輛急救摩托車,分別為30輛“車上車”和20輛“獨立車”。車上車是當遇到交通堵塞,由醫生將摩托車從急救車上開下來,先到達急救地點進行緊急施救,以免貽誤時機。獨立車是為了方便一部分家住狹窄胡同的市民。
訣竅二
遭遇沒車學會變通
雖說120和999每天都有上百輛車隨時待命,但在心腦血管疾病高發期,依然難以避免出現急救車不夠用的情況。這時就需要及時變通,不要一直等待。
專家指出,120比999略微繁忙,有約5%的需求不能滿足,意味著市民有時在求助120但暫時車輛緊張時,要學會變通,不要一直等待,而是嘗試迅速撥打999。如果999出現繁忙情況,也是如此。
有的人為了“保險”,120和999都叫來,造成了急救車“撞車”。專家認為,這是對急救資源的一種浪費,也許會因此而延誤了其他人獲得救助的時機。事實上,科學而迅速的取舍,并不會貽誤家人的治療時機。可以兩個急救電話都打、都咨詢,但最好別兩邊的急救車都要,而是要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具體進行選擇。例如,一位家住三里屯的女士,為家中老人呼叫120,但也許剛好當時家附近的120急救站的車全部出去了,無法迅速到來,這時120也會征求其意見,詢問如果遠一點的車過來是否愿意等待,如果愿意等待而且120承諾急救車一定盡快趕來,就最好不要再撥打999。但如果不愿意等待,可直接回絕120,轉為向999求助。
訣竅三
轉院要就近就病情
救護車迅速抵達后,將病人送至哪家醫院就成了首要的事。急救醫生即使經驗再豐富,但在現場通常會缺乏足夠完備設備的情況下,對復雜病情的病人恐怕無法盡快作出明確診斷,所以關鍵還是快速轉院治療。專家提醒:對于不明病因的病人,在急救車到來以后,一方面要配合急救醫生的現場救治,另一方面要協助醫生迅速轉運病人,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轉院需求,因為醫生通常都會尊重家屬意見。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在現場救治時,最好選擇有醫護資質的人員抬擔架。
120的原則是“就近、就急、就能力”,將病人轉送到有救治相應病種能力的醫院,如有病人及家屬要求送到醫保定點醫院、合同醫院就診時,在患者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可不受地域限制轉送。999的原則是“從近、從速、從優”,此外還要“就病情”,如果臨近的醫院不具備診治患者的能力,會與家屬協商轉為其他醫院。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