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睡眠異常現象辨嬰兒疾病
時間:2024-10-2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現在,由于大多女性忙著工作,沒時間照顧孩子, 然而由于嬰兒又不能自己表達,只能通過身體的表現來判斷他們的健康,比如,睡眠中的他們,通過一些異常,我們可以知道他們患了哪些疾病!
嬰兒在睡眠中出現的一些異常現象,往往是將要或已經患了疾病的信號. 頻繁翻身 脹得難受. 咀嚼 睡覺后不斷地咀嚼,可能是得了蛔蟲病,或是白天吃得太多,消化不良.可以去醫院檢查一下,若是 嬰兒睡覺時四肢抖動,這一般是白天過度疲勞所引起的.需要注意的是,嬰兒睡覺時聽到較大的 排除了蛔蟲病,則應該合理安排嬰兒的飲食. 四肢抖動 大汗 響聲而抖動是正常反應;相反,若是毫無反應,且平日愛睡覺,應當心可能是耳聾. 嬰兒在剛入睡或即將醒時滿頭大汗.大多數嬰兒在夜間出汗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大汗淋漓,并伴有其 它不適的表現,就要注意觀察,加強護理,必要時去醫院檢查治療.比如嬰兒伴有四方頭,出牙晚,囟門關閉太 遲等征象,就有可能是患了佝僂病. 抓耳搖頭 嬰兒睡眠時哭鬧,時常搖頭,抓耳,還時有發燒,這可能是嬰兒患了外耳道炎,濕疹或中耳炎. 嬰兒睡覺后手指或腳趾抽動且腫脹時,要仔細檢查一下嬰兒的手指,腳趾,看是否被頭發 應該及時檢查嬰兒的耳道有無紅腫現象,皮膚是否有紅點出現,如果有的話,及時將嬰兒送醫院診治. 手指或腳趾抽動 或其它纖維絲纏住,或有被蚊蟲叮咬的痕跡. 總之,嬰兒處于不能表達自己的時期,家長除給他安排好足夠的睡眠時間外,應當在嬰兒睡覺和啼哭時多觀 察他的異常變化,以免延誤病情. 警惕小兒牛奶貧血癥 所謂"牛奶貧血癥"是指嬰幼兒因過量飲用牛奶,忽視添加輔食,而引起的小兒缺鐵性貧血. 新生兒出生時從母體獲得一定的鐵,但滿六個月后,就需要從食物中補充鐵質,然而,市場上出售的牛奶, 1000 毫升中含 0.5-2.0 毫克鐵,而一歲的孩子每天需要從食物中攝取約 6 毫克鐵.不僅牛奶里含鐵量太少而且 鐵的吸收率很低.鐵是造血的基礎元素,鐵不足則會發生缺鐵性貧血.據分析,牛奶的鐵含量只有人奶的 33%, 同時,人奶中鐵的吸收率可達 50%,而牛奶中鐵的吸收率僅有 10%.能提高鐵的吸收利用率的促進劑之一,是 牛奶中含量最少的維生素 C.而目前多數人都用金屬器皿煮牛奶,此時維生素 C 很容易氧化.加上嬰幼兒時期 缺乏胃酸,不利于維生素 C 的吸收,若不注意補充維生素 C,鐵的吸收利用率自然就會降低.同時,牛奶中鈣, 磷,鉀含量較多,而這些礦物質可使胃內容物呈堿性;磷還可與鐵結合成難溶解的物質.這些都會影響鐵的吸收, 從而妨礙缺鐵性貧血的糾正,甚至可能加重病情. 此外,銅也是人體中多種酶的組成成分 a.大部分的銅以血漿酮藍蛋白氧化酶的形式存在于血漿中,這種多 功能的氧化酶能將人體不能直接吸收的二價鐵離子,催化成可吸收利用的三價鐵,以促進鐵在腸道的吸收率,為 制造血紅蛋白貯存原料.而牛奶中的銅含量也極低.1000 毫升僅含銅 0.01 毫克左右,很難滿足嬰兒的生理需要. 這也是造成"牛奶貧血癥"的原因之一.此外,牛奶中的葉酸,維生素 B12 等抗貧血因子易遭損失.目前,嬰 幼兒飲用的牛奶幾乎都經過高溫煮沸,而葉酸和維生素 B12 經煮沸后,損失量可達 50%以上.維生素 B12 只有 在胃內粘蛋白作用下, 才能被順利吸收. 由于嬰兒胃內缺少粘蛋白, 故單純用牛奶養, 勢必造成葉酸和維生素 B12 的缺乏,致細胞的核酸代謝障礙,從而發生嬰幼兒巨幼細胞性貧血. 嬰幼兒在沒有母乳喂養的情況下及斷 a 孩子生病,往往不會說或說不清楚.如果大人,不仔細觀察,就可能延誤診治.其實,任何疾病都有早期信 號. 哭聲:哭得清脆,響亮,有節奏是健康的表征.有病時則哭聲變得細弱,有時像貓叫,病重則不哭.有些小 兒突然變得特別愛哭,而且哭聲急促,顯得煩躁,這也是有病的表現,當小兒哭聲與平常不同時,應該想到孩子 可能是病了. 睡眠:小兒發燒前,常表現出夜眠不寧,比平時更多翻身或手足亂動,或易驚醒,煩躁不安,常踢弄被褥或 雙手放在被子外. 呼吸:發燒前的孩子,可表現為呼吸不平靜,呼吸加速或時快時慢,呼吸聲變粗,鼻或喉里有痰鳴音. 吃奶:小兒患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病時,常先出現食欲下降.如將要發燒的前一天,可出現不想吃飯等癥狀, 吃奶的小兒表現出吸吮無力或閉嘴搖頭. 1 孩子入睡后在床上翻滾的現象較為常見. 嬰兒不能睡得沉, 經常翻動身體, 有時可能是被子太厚; 也有些家長怕小兒冷,讓孩子穿著衣服睡覺,寶寶感到不適.有的寶寶晚上睡前吃了很多東西,睡覺后肚子總是活動:小兒身體不舒服,在無其它明顯癥狀時,習慣就會有一些改變.如平時喜歡活動的小兒,突然變得不 愛活動,好睡,這不是"聽話"的表現,而是疾病的早期信號,應密切留心觀察. 體重:小兒體重增加有一定規律性,出生后的最初半年增長快,每月增長 0.6 千克,后半年每月增長 0.5 千 克,一歲后每長一歲增加 2 千克.小兒體重不增或下降,就應懷疑是否異常或喂養不當. 情緒:小兒不適時,也會出現情緒和性格的變化,如本來活潑的變得無精打采,好哭鬧,對外界刺激好奇心 減少,而且顯得煩躁,愛發脾氣,給人"一反常態"的感覺.
通過以上這些的分析,我們媽媽們要提高警惕,晚上記得觀察一些自己的baby有沒有類似的異常現象呢?如果有,一定要好好檢查,為了孩子,再辛苦愿意!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