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補充切勿過量
時間:2024-10-2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每天都要補充維生素?
蔣小姐對自己的健康非常重視,每天早、中、晚必服用維生素藥丸,她認為這樣才能夠保持體內正常的維生素含量,工作起來才有精神。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種習慣,不論是外出工作還是在家休息她都要準時地服用維生素,不管效果如何,只要每天吃過她就覺得放心了。
這個問題要因人而異。如果維生素不是很大量,每天適當補充是應該的。由于維生素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它們在人體內不能合成,必須由外界直接供給,一旦食物中缺乏某種維生素,則無一例外地引起相應的代謝障礙。
通常來講,只要食物結構達到平衡,人們可以從食物中獲得充分的維生素,不必額外補充。但問題是達到這種平衡并不很容易,所以維生素缺乏也并不少見。例如偏食的兒童,不吃早餐的人,飲食不規律的成年人、減肥者、素食者,營養需要大增的孕婦、患病者,飲食受限的老年人、食物過精過細的人、從不關心食譜的人等等,此時補充適當劑量的維生素是有益的。過度疲勞的身體也需要額外多的維生素,所以,補充維生素對現代人保持健康還是值得推薦的一種方式。
哪些人要補充維生素?
那些工作壓力比較大,飲食不規律、偏食,處于亞健康狀態,平時總感覺乏力、疲倦、難受等情況的人們,還有一些特殊人群,如經常晚上工作或經常在高溫、高熱、寒冷等情況下工作的人,以及腦力工作非常緊張的人群等,需要適當補充維生素。但前提是把正常的三餐飲食吃好,在這個基礎之上按照醫生的指導,以正規的劑量來補充維生素。于大夫建議小孩不要補維生素,不要養成補充維生素的習慣。孩子的體內消耗和成人完全不一樣,所以可以通過飲食來補充維生素,正常吃好三餐即可。
為何需額外補充維生素?
于大夫解釋,因為現在各種的烹調方法和食物的儲存方法都有可能導致維生素損失,而且損失量很大。損失情況低的可以到百分之三四十,高的甚至到百分之九十多。例如維生素c是水溶性的成分,所以在洗菜時,很容易丟失;維生素c怕高溫,烹調時溫度過高或加熱時間過長,例如燉菜、沙鍋等,蔬菜中維生素c會大量破壞;維生素c還容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蔬菜、水果存放的時間越長,維生素c受到損失就越大。所以理論上吃進了一些蔬菜、水果,但實際上維生素的補充是不夠的。
醫生建議在國家規定的安全范圍內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必要的。再加上很多人的工作壓力和生活節奏跟以前也不一樣,精神緊張的、勞動負荷重的也會造成維生素的損失。而且現在人們很難做到真正的飲食平衡,有些偏食、食物吃得不全面、常吃快餐等都會缺乏維生素,所以單靠飲食補充維生素恐怕是不行的。
補充維生素切忌過量
維生素分為水溶性和脂溶性兩種,水溶性維生素服用后可以隨著尿液排出體外,毒性較小,但大量服用可損傷人體器官。例如超過正常劑量很多倍服用維生素c,可能刺激胃黏膜出血并形成尿路結石。
脂溶性即脂肪溶解的維生素則不能亂補,必須按照國家規定的量來補。如果脂溶性的維生素補充過量,包括維生素a、e、k、d,就容易引起體內的中毒反應。
長期大量口服維生素a,不能隨尿液排出體外,易在體內大量蓄積,可能發生骨骼脫鈣、關節疼痛、皮膚干燥、食欲減退等中毒癥狀。
長期大量口服維生素d,可導致眼睛發炎、皮膚瘙癢、厭食、惡心、嘔吐、肌肉疼痛乏力等。
維生素e過量使用會引起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維生素e大劑量長期服用可導致胃腸功能紊亂、眩暈、視力模糊等,婦女可引起月經過多或閉經。專家建議,維生素e最好通過食物補充,如果需要特別補充,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孕婦補充過量的維生素對胎兒也會產生不可忽視的副作用。例如,長期大量服用維生素c會導致流產,服用維生素e過多會使胎兒大腦發育異常,過多的維生素d則會導致胎兒的大動脈和牙齒發育出現問題。所以維生素每天補充有一個定量,沒有必要自行擴大劑量。
毫無疑問,眾多能提高免疫力的營養物質中我們應當首推維生素c。已經得到證明的維生素c在這方面的用途就高達十多種。它可以使免疫細胞成熟,提高抗體以及巨噬細胞的功能,況且,它本身就能抵抗病毒以及細菌,并可以化解細菌產生的毒素。另外,維生素c還是天然的抗組胺物質,它能夠減輕炎癥,并刺激免疫防御系統產生干擾素,以提高免疫能力。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是強力的免疫力抑制物,大劑量的維生素c能夠控制體內過高的這種物質的含量。然而,維生素c的服用劑量是極為關鍵的。哈里·赫米利亞(hany hemlia)的教授曾經檢測了所有有關維生素c或無效對照劑對普通感冒影響的實驗,并選取了其中那些每天的用量等于或大于1克的實驗。結果表明38項研究中有37項得出了相同的結論,那就是每天補充1克維生素c(相當于20倍的推薦日攝食量)對人體具有保護作用。而用量不足1克的實驗則沒有得到有效結果。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