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面對疼痛莫入誤區
時間:2024-10-16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身體上的疼痛,不僅僅是軀體的痛苦,同時還會影響患者各個系統的正常生理機能,導致其失眠、焦慮、煩躁及恐懼。許多慢性頑固性的疼痛,對人體身心的損害往往比疾病本身要大得多。所以有專家說:“疾病摧毀人的身體,但疼痛可能摧毀人的靈魂。”慢性疼痛作為一種病癥,已經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視,世界疼痛大會將“疼痛”確認為繼呼吸、脈搏、體溫和血壓之后的“人類第5大生命指征”,并提出“慢性疼痛是一類疾病”。
現實生活中,部分人對疼痛的認識存在著誤區,而走出這些誤區,對提高生命質量是至關重要的。
誤區之一:忍。醫院疼痛科主任說,疼痛產生的原因很多,涉及很多疾病。如果盡早診治,可以將疼痛控制在最小程度。盡快解除疼痛,還能將一些疾病“扼殺”在萌芽中。但個別人卻抱著“忍忍就好了”的想法。認為疼痛并不是大毛病,只要挺一挺,讓疼痛過去就沒事了。還有人怕影響工作或者麻煩親戚朋友,不愿意診治。殊不知,“忍痛”往往帶來嚴重后果。專家認為,疼痛常常是人體發生疾病的信號,當身體某處的疼痛向我們報警時,千萬不可忽視,倘若不認真對待,就有可能延誤疾病的治療。正確的態度一是要盡快就醫,早期診治會取得好的效果,還可減少醫療費用,否則會導致病情加重、惡化,醫療費用反而增加;二是要到正規醫院診治,切不可亂用藥止痛,掩蓋病情。
誤區之二:隨意吃鎮痛藥。市場上有許多非處方止痛藥,于是,有些人去藥店隨意購買,放在家里備著,身上有點兒疼痛就自作主張吃止痛藥。對此,專家認為,短期內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止痛藥是非常有效的,一方面可以配合治療,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但任何藥物均有副作用,如長期亂吃止痛藥,可能對胃腸、肝腎等臟器帶來傷害,如果將兩三種止痛藥混著吃,可能對身體帶來更大危害。所以,最好能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通過醫生判斷疼痛的原因、性質、程度來給藥,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藥物效果,同時減少副反應。醫生還會針對疼痛的原因,對癥治療,標本兼治,這樣才能取得最佳療效。現在,市場上有許多廣告宣傳“純中藥”、“新科技產品”能治療疼痛。李全成說,這些廣告上宣傳的藥很多成分不明,不排除其中含有強效止痛藥和激素,一時止痛,卻可能造成長期的毒副作用。沒有國家衛生部批準(準字號)的藥千萬不可亂用。 #p#副標題#e#
誤區之三:痛時隨意按摩。生活中遇到疼痛時,有的人很喜歡去做按摩,或者自己按按揉揉,認為這樣可以緩解疼痛。針對這種做法,專家說:按摩可以解除某些疼痛,但不是所有的疼痛都適合按摩。對于某些疼痛,如一些神經炎癥所引起的疼痛,強烈的、輕率的按摩手法會擴大炎癥的范圍,加重水腫。專家談到,前段時間,一位老年人彎腰引起腰椎間盤突出癥,在洗浴中心按摩了一次,第二天癥狀不但不減輕,反而痛得直不起腰,坐輪椅來醫院。由于按摩手法太重,導致他的神經水腫加重,所以腰痛更明顯。專家還說,有些人發現自己身體的某個部位有問題時,很容易靠所謂經驗去揣測自己得了什么病,隨便醫治,這種“想當然”的判斷和做法可能讓自己陷入不必要的恐慌,也可能延誤疾病的診治,是不可取的。
專家最后說,及時診治疼痛,有效控制疼痛,應成為健康人生的一項重要內容。
標簽: